豬價下行吞噬養殖利潤 雛鷹農牧加速下游拓展找補
“全產業鏈是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發展的一個方向,單純養殖環節風險較大,容易隨著生豬行情的周期波動而起伏,而向屠宰加工等下游領域的拓展則可以熨平波動、抵御風險。”雛鷹農牧(002477)董事長侯建芳表示。
豬價下行損養殖利潤
在經歷了去年的大幅上漲之后,生豬價格自今年春節之后便一路下行,而飼料價格年內則呈現相反的一路上漲態勢,在雙重擠壓之下,去年曾經風光無限的生豬養殖業進入低谷,盈利水平正在急劇萎縮。
數據顯示,9月下旬,全國出欄瘦肉型豬均價為14.76元/公斤,較去年同期下跌23.5%。在生豬價格維持弱勢的同時,包括玉米、豆粕、配合飼料在內的三大飼料價格則呈現強勢。
當前生豬養殖自繁自養出欄頭均盈利為26元/頭,而在2011年,養殖平均盈利高達537元/頭,且曾一度突破800元/頭大關。今年以來生豬市場的不斷調整,已經使得去年的高盈利時光一去不復返。
以雛鷹農牧為例,雛鷹農牧2011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3億元和4.29億元,增幅分別高達90%和248%,至今年半年報時,其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7.42億元和1.90億元,增幅已經分別迅速放緩至53.98%和33.63%,且在豬價明顯下行的第二季度,雛鷹農牧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環比一季度已經出現負增長。
侯建芳也坦承,由于公司尚有此前存儲的低成本糧食還未消化完,因此成本稍低,目前養殖利潤約為每頭100多元,但較去年已不可同日而語,而不少其他的養殖戶從今年4月份起便開始虧損。
對于未來的豬價形勢,侯建芳則表示,正常情況下,根據供需情況來判斷,春節前豬價上漲是必然的,但預計幅度不會太高,生豬價格有望上升到每斤8元。“但可以肯定的是,養殖環節的利潤并不會一直維持高位,因此也需要發展下游來補充。”
下游“找補”避風險
據了解,9月26日,雛鷹農牧位于鄭州的50家生鮮肉連鎖店將會正式開業,也預示著以生豬養殖為主業的雛鷹農牧對產業鏈下游拓展步伐的“提速”。
雛鷹農牧董事會秘書吳易得介紹,公司連鎖店的主要產品為冷鮮肉,均為雛鷹農牧自產,其中包括公司斥巨資發展的高端生態豬肉產品。未來公司連鎖店數量肯定會大幅上升,區域也將不局限于鄭州市場,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調研,也許很快就會在河南省內及全國市場復制。
對于“加碼”發展下游的原因,侯建芳表示,大的養殖企業如果沒有下游,風險比較大,尤其在生豬行情不好的時候,非常容易受到重創。公司拓展下游的主要目的是規避風險,尤其是屠宰行業與養殖行業的盈利周期正好相反,通過向屠宰環節的延伸有助于公司抵御豬價下跌的風險。
據了解,雛鷹農牧當前的屠宰產能已經達到100萬頭,公司高管也表示,目前實際屠宰量較小,未來將會隨著終端市場的情況加大屠宰量。
一位分析師指出,對大規模養殖企業而言,應對生豬養殖行業的周期波動,唯一的手段只能是構建全產業鏈的經營模式,完整的產業鏈可以大幅度減緩養殖周期波動帶來的盈利沖擊,另一方面也可以為養殖企業營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王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