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期權即將亮相鄭商所 將促進農業產業化
我國期貨市場醞釀多年的期權品種即將在鄭州“破冰”。由鄭州商品交易所主辦的“2012鄭州農產品期貨論壇”昨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從論壇傳來信息,我國首個農產品期權品種——白糖期權,近期將在鄭商所開展模擬交易。
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品,期權是一種非常“宜農”的風險管理工具,運用好這個產品,廣大農民和涉農企業可以在規避農產品價格下跌風險的同時,又有可能享受價格上漲帶來的利益。
農產品期權的開展,將大大提升我國農業的風險管理水平,進而促進農業產業化。
白糖期權即將開始模擬交易
“近期,鄭商所將以上市的白糖品種為試點,正式開展期貨期權模擬交易。”鄭州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張凡在昨日的論壇上宣布了這一消息。這意味著我國期貨市場籌備已久的期權品種開始破冰。
所謂期權(option)又稱為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
通俗地說,期權就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進行買賣某種標的物的權利。
據鄭商所期權推進小組組長左宏亮介紹,在全球市場,從2001年到2011年,期權等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不受全球經濟波動和周期的影響,出現持續發展的態勢。
2011年,全球期貨期權總共交易249億手,其中期權的交易量和期貨的交易量幾乎持平。因此,期權市場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和前景的市場。
期權到底有什么用?
左宏亮說,從本質上說,期權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它上市之后,最大的作用就是讓涉農企業和農業企業在管理風險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方案,可以有更多的差異化,可以根據涉農企業不同的情況,來采取不同的保值方案,最終起到“下有底、上有頂”的保值效果,使風險成為可控。
農產品期權將促進農業產業化
據左宏亮介紹,近期,鄭商所將首先開展白糖期權的模擬交易,如果白糖期權運行成功,未來則可能推出更多的農產品期權。
“農產品期權的推出,將極大地促進我國農業產業化。” 左宏亮說。
“伴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未來的現代農業中將涌現出許多現代農民。有了期權之后,農民有了市場意識,就可以用期權來管理其種植風險,管理其農作物的價格風險。”
左宏亮說,在農業產業化的鏈條當中,每一個環節都可以通過期權來管理風險,因此期權是一個比較宜農的金融工具。
此外,期貨和期權的組合,可以把農產品的風險從現貨產業鏈當中轉移到現貨產業鏈之外的期貨市場,這將讓農民從農產品的價格變化當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目前,我國農產品期貨品種總數達13個,基本涵蓋了糧棉油糖等主要品種。未來馬鈴薯、油菜籽等更多農產品期貨品種將上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