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鄭州試點跨境E貿易 國際大倉庫安家鄭州
從網站上購買“洋貨”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他們被稱為“海淘”族。但“海淘”一族常常面臨物流成本高、時間長、產品質量出現問題難退還的困境。不過,這一情況很快有望解決。
預計10月起,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綜合性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的鄭州,將正式開始實施“E貿易”。通過河南省保稅物流中心搭建的多方交易平臺,把國外商品的倉庫前移至保稅中心內,實行“境內關外”的保稅政策。這樣,可以大大節省河南的網購一族網購的時間成本、物流成本,并且質量也有了保障。
【解詞】
所謂“海淘”,是指在海外、境外網站購物的人群,他們不通過中介,從網站上直接下單,然后通過轉運公司代收貨轉寄回國內。
【數據】
根據資料顯示,電子商務造就了2011年全球網絡購物交易額超過9000億美元,預計2014年底全球網絡購物交易額將超過12000億美元的銷售奇跡。
根據阿里巴巴、EBAY、亞馬遜、敦煌網等電商巨頭們公布的數據顯示,跨境貿易平均年增長率2~4倍,最低也達到110%。因此,有專家預言:快則五年,最長十年,跨境電子商務必將成為未來國際貿易的主導形式。
【故事】
網上購“洋貨”耗時、退還難
在鄭州一家公司工作的趙女士是個“海淘”族。在海外網購物品的她,遇到了不少問題。她告訴記者,她選擇海外代購購買奶粉,但由于時間太長,孩子經常“斷奶”,從下訂單到收到物品,有時候需要等一個多月,雖然東西到手了,但是她還是擔心,如果購買的物品出現質量問題,如何退換和維權,令她頭疼。
【試點】
跨境“E貿易”試點,“國際大倉庫”安家鄭州
趙女士的擔憂和煩惱將隨著鄭州市跨境“E貿易”的試點而有望得以消除。日前,國家發改委從包括鄭州市在內的全國23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中,原則上按東、西、南、北、中的地理布局,選擇5個城市開展試點。在5個試點城市中,鄭州是全國唯一一個綜合性的試點城市。
據了解,在“E貿易”試點中,河南保稅物流中心會給交易商、支付商、供應商、電商等多方提供一個交易平臺,未來,境外生產廠家、國外代購商、國內貿易商、物流商等各方將會與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建立合作關系,實現物流配送中心前移,同時又極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強配送時效。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公司在保稅中心內交易,相比較以前的電子商務流程,改變了配送模式、監管方式、通關模式,其他流程都和原來一樣。而對于海外賣家來說,相當于自己的倉庫前移到境外,銷售所得稅的征收沒有差別,但是對中國來說,就增加了這部分原來留在境外的“所得稅收入”。
【焦點】
焦點1:試點后,消費者會得到哪些實惠?
省保稅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這次試點,主要是解決以快件或郵件方式通關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存在難以快速通關、規范結匯及退稅等問題。該中心副總經理唐杰舉了一個例子:
比如從網上訂購國外一個杯子,可能郵寄費用要比杯子本身貴很多,但是,大賣家通過航空統一打包進貨,如果通過E貿易平臺,走國內快遞,有海關和商檢監管,這樣,這個杯子就經過了管控,采取《萬國郵政公約》規定的方式既達到目的國認可下的合理進入,更解決了中國商品少交稅、又便利進入的問題。那么就為中國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開拓出一條合法的、快捷的、暢通的渠道。對廣大中、小微企業及個人貿易者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最有力的幫助,對經濟的繁榮和振興,對國際市場的占有率都會大大加強和提高。
他認為,這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僅可以大大縮短收到貨物的時間,而且在保稅中心的管控下,質量有保障,如果對產品質量有退還要求,也比以前要方便。
焦點2:未來的試點內容都包括啥?
未來的試點內容主要包括,國內出口的全球網購物品出口退稅試點;保稅區內物品化整為零、分批進口享受免稅政策試點;多種貨幣結匯支付模式試點以及電子口岸商業化運營模式試點等。據了解,此次試點主要任務是,探索形成密切聯系、互為條件的以快件郵件方式通關的跨境電子商務商業模式(運營體系)、政府監管服務模式(政策規范)和電子口岸E貿易綜合服務系統。
【影響】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此次試點對網購一族將提供極大的便利。據河南省保稅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河南的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外國商品,可以不用擔心采購到質量次、假冒的產品,另外,價格也會比其他途徑便宜很多,對于跨境電子商務中,最令人頭疼的退、換貨問題,也將會很容易解決掉。
還有,眾多消費者所擔心的支付安全問題,也將會得到解決,“E貿易”平臺的網絡支付比較安全。不會出現被偷窺、密碼被盜的情況。
該負責人舉例說,國外一百萬噸的貨物,一落地就要交關稅,有了保稅中心,貨物進來以后,可先不用繳納關稅,分期出關,出關部分繳稅,不出中心的貨物不用繳稅,只需交納一些倉儲費。這相當于給企業融資,如果一下子把關稅交完,成本是非常高的。
原來的供應商成本高在哪?他認為,原來都是通過郵件、快件來走,是一件一件地寄,與現在大批貨物打包進到保稅中心相比,后者成本大大降低。供應商的成本降低以后,在市場競爭下,就會把節省的成本讓利給消費者,提高市場競爭力。
每天30萬票,需要數十架飛機運輸
對于“E貿易”的試點,唐杰認為,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帶來的效益不是企業本身的效益,更重要的是這種貿易模式確實能為國家、為河南、為中原經濟區建設起到實實在在的帶動作用。
他認為,公益性體現在它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包括改善民生、提升河南的經濟外向度,能夠帶動物流產業發展、促進鄭州市商貿城的建設,其意義遠遠比給企業本身帶來的效益要大很多。
唐杰告訴記者,保稅中心的“E貿易”正常開通后,假設每天是30萬票(票,是外貿用語,一票就是報關一次),至少每周需要數十架飛機運輸,這樣能帶動航空物流發展。交易量也能把物流帶動起來,好多的企業要入駐園區,這樣就能增加我們當地的稅收,而且大量的總部巨頭到鄭州以后可能要設立分公司、設立辦事處,形成一種集結性的總部效應,更好地帶動我們的物流地產、旅游產業,還有其他的相關產業發展,有利于使鄭州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分撥配送物流集結中心,促進鄭州和其他地區的交流聯絡。
目前,國內最大的速遞物流企業——中國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獲得相關批準,加盟E貿易平臺,試點項目啟動,即開展配送業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