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撬動經改 順藤摸瓜抓8大投資機會
核心觀點:經改看法:(1)強化組織機制保障,改革雖難但值得期待;(2)亮點在市場化,定調有“歷史性突破”,引“一項根本性變革”,即政府管理以經濟管理為主轉向綜合治理,政府向“小政府、大社會”蛻變;(3)政策著力點是去管制、強服務、推價改、建市場和再開放,壟斷行業放開、自貿區、土改、要素價格改革、環保、公用事業、金改、現代農業等將具體推進;(4)國企改革將低于預期,基本經濟制度舉舊綱,存量改革障礙大,但強調激活非公經濟是張新目,增量將有突破;(5)市場化調控意味對中觀產業干預降低,利弊各存。
改革涵蓋經濟、政法、文化、社會、生態、黨建、國防等7大領域,涉及面廣,改革意在重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而不僅僅是市場經濟體制。但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重點,涉及基本經濟制度、市場體系、政府職能、財稅體制、城鄉發展一體化、開放型經濟體制等6大領域。
1、國有企業改革難以實質突破,重在塑造面向市場競爭的經營機制。
從基本經濟制度看,國企改革無著墨,非公經濟未有新定調。公有經濟和非公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論調并未突破1998年的“十五大報告”。預計將長期堅持,難有實質性突破。
2、增量改革可望推進。不同以往,公報提出“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還是有所指向,意在改變民營經濟面臨投資壁壘的困局。
3、公報的改革亮點在于歷史性的定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突破以往發揮市場“基礎性作用”的基調。
4、市場化將倒逼政府回歸社會管理本位,并推動“一項大轉變”,即政府管理從經濟管理為主轉向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政治、黨建、國安等綜合治理,未來中國政府有望向“小政府、大社會”蛻變。
5、市場化改革將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公共服務建設、推動價格機制改革、加快市場體系建設和市場開放,強化生態管理。市場化要求宏觀調控去行政,未來產業發展依賴市場和企業自我發展,產業轉型可能慢于預期但相對健康,房地產調控將逐步轉市場手段;7、土改有新突破,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影響深遠,將對收入分配、房地產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小產權房確認將漸進推進。
8、重點看好土改、壟斷行業放開、自貿區、價改、節能環保、公用事業、金改、農業現代化等8大領域。
(王國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