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產業鏈運營端 建設和運營的博弈
導讀:投資潮將回到鐵路建設,鐵路資產泡沫也終于如愿以償可以繼續在神州大地上鼓吹。不過建設畢竟僅僅是建設,運營是另一碼事。我們認為建設階段的樂觀,不會延續并傳導至運營端。
核心觀點:大夢想時代尚早,心懷小夢足矣 基本面1:建設和運營是此起披伏的關系。投資上調,建設仍是產業現階段核心熱點,運營周期未至,其壓力期向后順延目前,鐵路建設面臨再次上調的可能。尤其在穩經濟、保增長等等理由刺激下,鐵路基建以及完工通車的加速或導致建設和設備端正式走出前部長劉志軍留下的陰霾,回歸其發展軌道。
以上,很顯然,投資潮將回到鐵路建設,鐵路資產泡沫也終于如愿以償可以繼續在神州大地上鼓吹。不過建設畢竟僅僅是建設,運營是另一碼事。我們認為建設階段的樂觀,不會延續并傳導至運營端。我們在此需要明確的觀點,和我們的報告標題一致:"建設潮不退,運營底不現",我們認為在建設和運營在產業鏈有蹺蹺板的效果,建設和運營目前正處于博弈期,當建設處于蓬勃期時,建設是整個階段的重中之重,運營的從屬性角度決定大力氣不會再運營上。這個時期運營端的基本面應還能處于穩步發展的階段,許多噩耗尚不具備傳導能力。而隨著時間推移,建設熱點下降,鐵路業將進入全面運營時代時,我們才會深刻的看到運營壓力會如此之大。
除此之外,我們對于行業基本面判斷的觀點還包含兩層意思:1)建設潮的持續時間加長,將使得運營改善周期不斷的往后順延,如果建設周期在十三五繼續火爆,那運營壓力壓力或在更后的時間點才大面積出現;2)前期建設周期帶來的瘋狂越大,所達到的高度越高,則運營的難度也將越大,運營端的谷底也將會越深。
本文通過資產運營演進和資產運營合理性的角度,來表達我們對于行業的思考。我們將鐵路完全考慮為一個"物流資產運營商",畢竟,鐵路運營不具備卡車運營這種萬金油潛力。目前這種"建設口"管建設,"運營口"管運營的產業結構一定會體現在未來的長期實際運營中體現出極多的不合理性,從而導致運營壓力完全體現。
基本面2:投資問題加重,運營問題顯然不是目前核心,大力氣改革運營無從說起。
分析完建設周期和運營周期的關系,我們認為從改革的角度來講,目前的改革將集中解決建設問題,這也是投融資體系改革為什么被放到了改革的第一步。所以我們認為改革將會明確出現,但是核心地位在于解決投資問題,在解決投資問題上,從屬性的解決運營問題更加的合情合理。最關鍵是相對投入更小,可以把更多資源留給建議問題上。
投資面:建設和運營博弈時,建設端會勝出,所以運營端:1)配置投資是絕對主流;2)著眼小夢想。
從運營周期的的角度出發,我們認為鐵路運營行業依然立足在極大的限制之中。首先,全面運營時代沒有到來,公司依然以資產比較為主,沒有運營主導的差異化存在。然后,目前"建設"和"運營"分別獨立的錯位體制導致的"被動化運營"必將在后期體現為實實在在的運營壓力,沖擊全行業。最后,在核心解決建設問題的時候,運營的從屬性自然而然的將處理運營問題的時間點后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