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銅進口量重回40萬噸 中國出現金屬補庫跡象
導讀:高庫存及高產量是壓制上半年銅進口的原因。我們認為,上半年壓制中國銅補庫存的因素一是保稅區及交易所的高庫存;二是國內精煉銅產量持續上升。因此下游銅材企業在春節后傳統旺季的補庫存更多被高庫存和高產量所消化,并未能夠拉動中國市場整體出現補庫存,數據上體現為中國銅進口下滑20%,而LME銅庫存上半年一路攀升。
7月份銅進口量重回40萬噸上方,符合我們的預期7月份中國進口未鍛造的銅及銅材41.07萬噸,環比增長8.09%。進口量上升符合我們8月6日《銅金屬需求淡季不淡,關注8-9月的需求回補》中8-9月可能出現補庫存的觀點。銅進口量上行、貿易升水上升、滬倫比上行、LME庫存下滑、LME銅亞洲注銷倉單持續高企,一系列數據均印證我們的觀點。
高庫存及高產量是壓制上半年銅進口的原因。我們認為,上半年壓制中國銅補庫存的因素一是保稅區及交易所的高庫存;二是國內精煉銅產量持續上升。因此下游銅材企業在春節后傳統旺季的補庫存更多被高庫存和高產量所消化,并未能夠拉動中國市場整體出現補庫存,數據上體現為中國銅進口下滑20%,而LME銅庫存上半年一路攀升。
持續去庫存以及廢銅供應緊張帶來補庫存空間目前來看,我們認為壓制補庫存空間的高庫存及高產量因素相比今年上半年已經明顯減弱。目前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相比年初水平下滑20.12%,上海保稅區銅庫存相比年初下滑43.75%。廢銅貿易商的惜售以及廢銅進口的下滑未來可能會對國內精煉銅整體產量增速形成制約。
中國出現補庫跡象,工業金屬短期獲得支撐我們認為在上半年壓制補庫存的高庫存及高產量因素明顯趨弱后,在8-10月份消費旺季的拉動下,目前中國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補庫存跡象,短期基本面對工業金屬價格存在支撐。我們擔心的是9月下旬之后,旺季結束、補庫結束以及LME修改倉儲規則對于金屬價格所帶來的風險。
原標題:有色金屬:中國出現補庫跡象
(研究員:林浩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