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首季營收凈利雙下滑 葡萄酒巨頭遭"生死劫"
據《中國產經新聞報》消息,國內葡萄酒行業“農藥殘留”事件的后續發酵,而進口葡萄酒以悠久的釀造歷史和強大的品牌號召力,直接影響了國內葡萄酒品牌的銷售。目前中國葡萄酒行業正處于一個調整期。
國產葡萄酒巨頭的好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正在遭遇一場“生死劫”。作為國內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張裕遭遇了空前的“尷尬”。日前,張裕發布了其上市13年來首份營收和利潤齊降的財報。
據悉,張裕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52.6億元,同比下滑了6.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95億元,同比下滑了11.1%。張裕年報公布不久又發布了今年一季報稱,公司實現營收18.48億元,實現凈利5.7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了3.34%和5.57%。
對于整個葡萄酒行業而言,張裕利潤大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我國葡萄酒企業慘淡的一個縮影。當前,國內葡萄酒一片“寒氣逼人”,顯然已值得整個葡萄酒行業反思。這里不得不提的是,一些業內人士將張裕利潤大跌以及整個葡萄酒行業頹廢的境地歸咎于全球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需求低迷等原因,而事實上,主因不只如此。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前一段時間,國內葡萄酒行業“農藥殘留”事件的后續發酵,而進口葡萄酒以悠久的釀造歷史和強大的品牌號召力,直接影響了國內葡萄酒品牌的銷售。
在中商情報網行業研究員李華看來,雖然國內葡萄酒行業近幾年增長較快,但是參與者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而近年來隨著進口葡萄酒紛紛涌入國內市場,進一步分化了國內葡萄酒市場,使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