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板塊整體上漲1.02% 關注低估值醫藥龍頭股
5月6日,醫藥板塊整體上漲1.02%,近八成個股上漲。其中,科華生物漲停,東盛科技、九安醫療、羚銳制藥、江蘇吳中漲幅超過7%,青海明膠、上海凱寶、金宇集團漲幅超過6%。
盡管部分分析人士認為,醫藥股估值仍然較高,但進入5月以來的3個交易日,醫藥股出現連續上漲。
“隨著基本面和業績的改善,部分醫藥股的估值優勢已經顯現出來。”上海一家私募基金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Wind資訊統計顯示,全國社保基金今年第一季度新進增持了15只醫藥生物股,列行業占比第一位。這15只醫藥股一季度的二級市場表現不俗。除國藥一致與福瑞股份有所下跌之外,其余13只醫藥股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平均漲幅達到20%。
不過,在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月-2月的行業數據之后,市場對醫藥股的未來走勢存有疑慮。
數據顯示,2012年醫藥板塊(不含2011年后的新股)銷售收入、經營性營業利潤、凈利潤分別增長19.36%、15.32%、10.99%,符合預期。2013年第一季度,醫藥板塊(不含新股)銷售收入、經營性營業利潤、凈利潤分別增長13.88%、10.04%、14.16%,低于預期。
招商證券表示,從財報數據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利潤增速持續提升,但是部分公司不達預期,加上部分地區有醫保控費壓力,業績增速繼續分化。
中信建投醫藥行業分析師張明芳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不能簡單地把醫藥上市公司業績增速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醫藥行業整體運行數據對比。“那些簡單地認為醫藥上市公司增速慢于行業整體的結論是錯誤的。首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醫藥行業整體運行數據僅僅包括工業制造,并不包括醫藥商業;第二,醫藥行業整體數據既包括內資藥企,也包括外資和合資藥企。而醫藥上市公司全是內資藥企,并且很多公司既有醫藥工業,又有醫藥商業。”
因此,張明芳分析認為,中成藥子行業收入增長22.4%,利潤增長16.5%,都高于醫藥上市公司平均值,中藥獨家品種的快速增長、中藥材成本同比下降是中成藥企2012年業績良好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而且與化學制劑藥相比,中成藥2012年幾乎未受到國家發改委降價影響。
國金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李敬雷認為,長期政策依然會對醫藥板塊起到干擾作用,但不會改變板塊的投資價值。基本面上,短期看,地方基藥招標延后,政策維持真空期;投資面上,一季度完成了估值切換,當前處于合理位置。考慮政策的干擾預期,估值向上難度較大。一旦調整又是買入機會。
招商證券則表示,5月份為業績真空期,業績增長確定的龍頭股、估值較低以及新版基藥目錄受益品種值得關注。(宋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