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放量毛利持續上漲 屠宰企業迎“美麗時光”
行業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豬肉與生豬的價差均保持在9.5元/公斤之上,創一年來新高,比去年均值高15%以上,與之對應的是,屠宰企業盈利空間大幅改善。分析人士指出,除此以外,生豬定點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工作帶來供給端變化和屠宰放量,相關公司當前正處于經營最好階段,一季報業績值得期待。
處于經營最好階段
近日,一份券商研究報告關于屠宰企業的描述引起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報告稱,在對生豬產業鏈的草根調研中發現,目前包括雙匯、雨潤等屠宰廠處于經營最好階段。
從行業數據看,這一判斷也可以得到印證,豬肉與生豬的價差達到在9.5元/公斤以上。分析人士稱,春節過后,頭豬養殖利潤大幅下降而屠宰毛利則持續上漲,原因在于生豬價格下跌幅度更快,超出市場預期,而屠宰企業話語權更強,豬肉價格跌幅相對較緩。
興業證券分析師表示,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仍然較高,生豬價格的調整還未至周期底部,此時屠宰企業對養殖戶的議價能力較強,可以壓低養殖戶價格或者挑選養殖戶提供合適規格的生豬。
方正證券分析師指出,生豬價格存在進一步探底的可能,而屠宰企業的盈利預期會繼續向好。數據顯示,2012年9月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5個月均維持在5千萬頭以上。按歷史經驗,能繁母豬存欄量與6個月后的生豬出欄量密切相關。即從今年3月起,生豬將迎來出欄高峰 ,且持續時間較長,很可能在今年7月份之前不會結束。
業內人士介紹,受益于豬肉和生豬價差的擴大,當前屠宰一頭豬的凈利潤可以達到70元,實際上就在2012年8月份,兩者的價差一度跌破7元/公斤,今年年初升至8元以上,這兩個月又持續擴大。
在近日舉行的雨潤食品業績發布會上,公司有關人士稱,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整體放緩、生豬價格波動較大以及消費者需求復蘇較預期緩慢,為中國生豬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公司經營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較大的困難。但是去年下半年復蘇跡象已出現,今年有信心推進業務企穩回升。
屠宰放量是關鍵機遇
盈利空間擴大的同時,屠宰放量是促成相關公司經營向好的另一大關鍵因素。有券商分析師指出,屠宰行業的加快整合帶來的龍頭企業市場份額提升是2013年有關公司所面臨的關鍵機遇。
分析人士認為,2012年,商務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環境保護部 、農業部 、衛生部 、工商總局 、質檢總局和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全國聯合開展了生豬定點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工作,此舉對于屠宰行業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隨著落后產能陸續被淘汰,市場份額的空白不可避免地會被全國性巨頭和地方強勢品牌所分食,屠宰行業步入加快整合的階段。
2013年1月17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召開的生豬定點屠宰資格清理總結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審核清理工作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在此期間,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由5919家減至4585家,削減幅度達22.5%;小型生豬屠宰場點由14019家減至10135家,削減幅度達27.7%。全國屠宰企業總數由19938家下降至14720家,降幅達26.2%。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電視電話會議上還表示,推動屠宰行業健康發展、保障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所面臨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要鞏固審核清理成果,繼續嚴格屠宰行業準入管理。對于審核清理工作結束時仍在整改或搬遷的屠宰企業,各地要明確整改期限,加強督促檢查。
根據2010年發布的《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到2013年,全國手工和半機械化等落后的生豬屠宰產能淘汰30%,到2015年淘汰50%,其中大城市和發達地區力爭淘汰80%左右。
雙匯發展有關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3月上旬,公司日均屠宰量明顯恢復,與去年的低點相比大幅增長。有市場人士認為,公司當前的產能利用率較高,日均屠宰量估計能達到4萬頭,3月份的屠宰量可能達到105萬頭。
長江證券分析師表示,在屠宰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和提高集中度的背景下,龍頭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是前端豬源的競爭,更是后端市場的搶奪,雙匯所采取的“收編小屠宰廠為經銷商”策略是解決銷售規模不經濟的關鍵舉措且具有先發優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