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業務新政密度超預期 券商營業部面臨洗牌
“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客戶的多樣化,證券公司行業現階段的一些監管規定與營業模式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要求,同一化競爭已走到盡頭,要求證券公司要有更靈活的業務模式。”在談到近期行業發布的重大政策時,一位券商營業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我國資本市場朝著市場化方向的改革不斷推進和深化,同時證券行業自身的創新與發展也在加快。連日來,眾多新政密集出臺,券業由此進入繼“綜合治理”之后的新一輪改革與發展周期。從整體而言,這些新政的改革方向是放松管制、鼓勵創新,對券業長遠發展的利好不言而喻。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打破行業壁壘也可能帶來短期的沖擊效應,同時將加速分化行業格局。
受訪人士指出,券商設立分支機構松綁、非現場開戶放行等新政,將推動現有的經紀業務格局重新洗牌,很可能是“大魚吃小魚”。與此同時,券商傭金率或再度面臨市場沖擊。
非現場開戶重啟
政策寬松超預期
中證協日前制定并發布了《證券公司開立客戶賬戶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備受關注的證券公司非現場開戶由此重啟。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應該可以開始正式實施了。據我所知,很多營業部對非現場開戶進行了比較完善的準備。一些基礎的終端設施已經安裝完畢,幾家大券商的營業部系統搭建工作也已完成,且經過了多次測試。”同時他還透露,在《規范》出臺后,多家券商都開始了全國范圍營業部的緊急培訓。
離柜開戶可以采用見證開戶或是網上開戶兩種方式。其中,網上開戶由客戶通過證券公司網上開戶系統進行自助開戶,這種方式完全由客戶自己通過互聯網操作。
見證開戶則是指由證券公司開戶工作人員在公共場合面見客戶,并且需客戶持有效證件,并見證客戶簽署開戶相關協議來開戶。見證開戶需要至少兩名或以上的工作人員,至少一名為開戶見證人。
上述人士還特別指出,此前業內一直猜測的“不能跨監管區域”等相關規定并未出現在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規范》中,即非現場開戶限制比業內預計的要寬松。
不過,記者注意到,這并不意味著券商就可以放寬要求,新規中對投資者信息真實度的要求依然很高。《規范》要求證券公司在受理客戶開戶申請時,應當要求客戶出具真實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并采取必要措施對客戶身份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同時,證券公司采用見證、網上等開戶方式的規范性要求也更高。
“非現場開戶放開對券商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該人士表示,限制放開意味著經紀業務就可以覆蓋到營業部無法觸及的地區,為經紀業務拓寬了渠道。
然而,硬幣也有另外一面。
“短期來看,非現場開戶放開對傭金影響并不大,但從長期來看,大券商的品牌優勢突出,小券商尤其是以經紀業務為主、高傭金率的券商,可能會受到較大沖擊。”該人士特別指出。
設立分支機構松綁
營業部格局將重新洗牌
在非現場開戶重啟的同時,證監會近日還發布了《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管規定》(下稱《規定》),意味著券商設立營業部獲得全面松綁。
《規定》對證券公司設立分支機構不再作數量和區域限制,只要經營規范、具備管理控制能力、不存在重大風險的證券公司,均可設立分支機構。
《規定》明確,符合設點要求的證券公司可以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分支機構,支持證券公司按照業務類型、發展規劃和管理能力,自行決定分支機構的設立數量、區域。
對此,某大型券商的一位營業部人員表示:“放開券商分支機構設立,也是一條給券商的‘松綁’之路,券商去牌照化和混業化可能會是以后的一種發展趨勢。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客戶的多樣化,證券公司行業現階段的一些監管規定與營業模式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要求,同一化競爭已走到盡頭,要求證券公司要有更靈活的業務模式。”他認為,券商業務中傳統經紀業務占據壟斷的模式將打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