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有后手 政策儲備引猜想
住建部部長姜偉新4日表示,房地產調控“手段很多”。多位代表委員、業內專家表示,未來樓市調控還可出臺很多措施,包括嚴禁陰陽合同、實施差別化房貸政策與土地供應政策、擴大房產稅改革試點等。
優化土地供應結構
全國政協委員、星河灣董事長黃文仔建議,未來地方政府在供應土地時,可將城市中心的土地凍結5年,只出讓郊區的土地,這樣才能把城市“副中心”帶動起來,房價也才會降下來。
對于房價為何“高燒不退”,黃文仔分析,這是因為土地供應量仍不夠,土地成本越來越高。他表示,房地產開發商并不太愿意看到房價上漲過快,因為上漲過快就會導致政府調控。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表示,房地產調控如果只是單純地限制需求,恐怕不行。如果大幅增加供給,一定會導致均衡價格下降。要擴大普通商品住宅供給,就必須擴大土地的供應量。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表示,當前土地拆遷補償款太高,增加了房地產開發商的開發成本,導致土地成本過高,抬升了房價。他建議未來放開土地買賣,但必須循序漸進。
相關專家和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的土地供應結構、總量存在一定的失衡,未來應促使土地供應趨于合理,從而增加普通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的供給。由此,房地產市場的成交才能趨于合理,房價上漲也將隨之放緩。對于地方政府的考核不能僅考核房價,還要考核其土地供應結構。例如,地方政府每年出讓的土地中,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應量必須達到一定比例。專家認為,穩定樓市最終仍要靠市場機制解決。地方政府應盡快調整土地供應結構,加快保障房建設和供應速度,增加普通住房用地供應。
擴大房產稅改革試點
多位來自房地產行業的代表委員表示,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擴大將是大勢所趨。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政府文件明確說要擴大房產稅改革試點,預計今年就會看到實際動作。
他表示,房地產宏觀調控應建立長效機制,運用經濟手段,比如交易環節、保有環節的稅收應該通盤考慮、整合優化。房產稅可以通過經濟手段減少空置率,增加中小戶型比重和遏制炒作。房產稅可以成為地方稅體系中的主力、支柱型財源,使地方政府的內在動機和市場經濟所要求的政府職能契合。
賈康強調,房產稅改革應堅持“首套房不征收,限制高端市場”。“房產稅的改革一定要適合國情,不能比照美國的普遍征收模式,應借鑒日本的首套房不征收 。”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多利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志敏表示,對廣大中低收入階層自住的商品房和保障房不應征收房產稅。房產稅改革應以打擊投機為主,針對的是擁有多套住房的炒房客,而非普通百姓的第一套剛需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
強化差別化房貸政策
“新國五條”要求繼續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可根據城市人民政府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和政策要求,進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
分析人士表示,各地政府和銀行強化差別化信貸政策,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這可以成為未來的調控“利器”。目前二套房房貸首付比例不低于60%、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