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應對策略
猜想一:向上空間打開?
實現概率:90%
具體理由:經歷了連續的上漲后,上周市場呈現出震蕩整理、先抑后揚的走勢。民生證券分析師吳春華認為,市場一鼓作氣突破了半年線,而半年線歷來被視為牛熊分界線,大盤有效站穩該點位,將對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指數迅速擺脫資金的成本區,說明市場向上的空間已經打開,暖冬行情值得期待。
首先,外圍資金介入明顯。QFII、證券公司集合理財、基金公司專戶理財以及企業年金等開戶明顯上升,11月又有9家機構獲得QFII資格等,都顯示機構正對年底或者是明年行情的布局。
其次,宏觀數據持續向好,經濟企穩跡象明顯。12月匯豐制造業PMI預覽值為50.9,創下14個月的最高水準,制造業活動在進一步擴張,需求不斷回暖。反映到A股,基本面向好因素堆積,有望支持市場繼續向上拓展空間。
最后,政策向好預期不斷強化。周末即將召開的重要會議,結構性減稅以及降低流通成本等一系列新的舉措都值得期待,制度改革紅利將會顯現。
有別于以往的反彈,銀行、券商以及信托的上漲,因其低估值、業績穩定增長以及大市值的特征,符合大資金的運作要求,預示著本輪行情會走得更遠。
應對策略:由于板塊已全面激活,投資者可以大膽操作,以彌補熊市之虧損。
猜想二:銀行股成風向標?
實現概率:80%
具體理由:銀行股從上半年被廣泛唾棄,連續集體大跌,多只銀行股接連“破凈”跌至“白菜價”,再到四季度逐漸企穩抗跌,投資者預期轉暖,并領漲大盤的大逆轉,其中龍頭品種民生銀行近期竟創下了四年來的新高。對于曾經被打入冷宮的銀行股,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其再度受寵?
多數市場人士認為,QFII抄底的示范效應和公募基金調倉的合力推動了這波銀行股行情。據統計,2012年1月~11月,QFII新開104個A股賬戶,這一數據已創出7年以來新高,反映出QFII加速進入A股市場。有“QFII大本營”之稱的海通證券國際部今年下半年多次上榜大宗交易,強力買入藍籌股,尤其是銀行股。而且,近期基金開始陸續減倉消費股,逐步進行調倉。
目前A股的現狀是,在藍籌股中,銀行股業績最好,而且增長也比較穩定。與海外市場相比,中國銀行業整體市盈率是最低的,同時,銀行最具分紅潛力,是價值投資者青睞的品種。估值修復是基礎,技術性超跌反彈是條件,新城鎮化是催化劑,銀行股的上漲行情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
應對策略:作為市場的風向標,銀行板塊的走勢應特別關注,一旦該板塊進入調整,市場也會出現明顯的調整特征,所以把握好市場節奏是比較重要的,回調不妨積極介入。
猜想三:城鎮化概念涌動?
實現概率:70%
具體理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上午在北京開幕。會議將對明年的經濟工作基調做出規劃,這當中包括財政和貨幣政策、經濟轉型升級、重點領域的機制改革、與民生相關的政策,等等,都會涉及。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大看點,是城鎮化。數據顯示,每一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對應的都是上千萬人口以及數以萬億元計的投資和消費。對此,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而且,在城鎮化的格局之下,房地產調控的前景如何,也令人期待。
分析認為,城鎮化將成為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經濟增長源泉,其中地產、水泥以及一些相關的民爆、機械等活躍品種可以考慮重點關注。具體包括,在中小城市擁有豐富且廉價土地的上市公司;建工機械;建筑建材,城鎮化拉動了對建材的整體需求,重點關注水泥與管道;電氣設備,小城鎮化發展可以擴大電力設備的需求;在中小城鎮布局商業網絡的商業股;汽車,汽車的使用使小城鎮星羅棋布的特點和效益得以彰顯,利于對空間的優化布局。
應對策略:城鎮化概念成為市場一大投資主線,投資者宜繼續關注與“新城鎮化”相關的周期性股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