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貨今日掛牌 3家公司參與玻璃交割庫
醞釀了許久的玻璃期貨終于要上市了!根據鄭商所通告,玻璃期貨合約將于2012年12月3日正式上市交易,這是今年繼白銀之后,國內上市的第二個期貨新品種。首批上市交易合約掛牌基準價為1420元/噸。
1420元/噸的基準價非常符合目前華東地區的玻璃現貨市場價,“其實這個價格的制定也主要是根據華東地區的價格水平。”鄭商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至于對玻璃期貨上市首日的價格走勢判斷,“國內玻璃產能總體過剩,國家對于地產行業的調控力度較大,再加上冬季因素,玻璃行業目前屬于淡季,玻璃期貨總體趨勢偏空,上市首日價格很難走高。”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如此分析。
玻璃板塊的幾家上市公司也持同樣觀點,“對于玻璃期貨周一上市的價格預測,大家的認識都是差不多的,應該會高開低走。”一家被指定為玻璃期貨交割廠庫的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玻璃淡季促價格走低
于12月3日上市交易的玻璃期貨將是世界首個玻璃期貨合約,也是我國首個采取完全廠庫交割的期貨品種。
對于即將上市的玻璃期貨價格走勢的預測,也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不過,無論是業內分析人士,還是玻璃相關企業,對玻璃期貨首日上市價格走勢并不是很樂觀,多認為很可能高開低走。
其中,玻璃行業處于低谷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從中報看多數玻璃企業還是虧損的,有很多公司生產線到了窯期,行情好的話,幾個月冷修后就點火了,但目前很多公司都沒有再點火。多數公司新的生產線建成后,不敢點火,等待時機。”河南當地一家玻璃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介紹,前幾年玻璃產能擴張比較快,一直都是供大于求。目前國內經濟不太景氣,房地產調控對玻璃行業的影響很大。整個行業短期內很難走出淡季的困擾。
“國內玻璃產能的總體嚴重過剩,加上國家對于地產行業的調控不放松,玻璃期貨總體趨勢偏空。目前,玻璃企業銷售正逐漸轉冷,進入銷售淡季。市場整體供大于求,玻璃期貨上市首日價格很難走高。”上述業內分析人士也如此認為。
“玻璃行業現在確實是淡季,我認為玻璃期貨周一上市后會跌,并且可能性很大。”另一家山東當地企業內部人士也持同樣觀點。
對于玻璃期貨周一上市的價格預測,“大家的認識都是差不多的,應該會高開低走,其實每個期貨品種新上市都差不多,大體的規律就是,一般上市開盤首日價格都會高開低走。” 上述被指定為玻璃期貨交割廠庫的上市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如他所言,近幾年上市的期貨品種,多數首日開盤價均高于掛牌基準價,并且當日均以下跌收盤。
其實,早在1994年,玻璃期貨就曾是上市品種,1998年在清理整頓期貨市場中遭到“下架”。此次卷土重來,業界對其也充滿了期待。玻璃品種的特性及玻璃行業的現狀是催生玻璃期貨產生的主要原因。
“易儲藏和保存、質量可以評價、品質易于劃分、商品可供量較大、參與群體多、價格波動頻繁等特點是玻璃成為期貨品種的基本條件。同時,我國經濟去杠桿化、房產調控等大的宏觀環境給原本生產過剩的玻璃行業敲響警鐘,大家急需一個對沖現貨風險的工具,實現兩條腿走路。”冠通期貨玻璃行業研究人士王舒民分析道。
三家上市公司參與玻璃交割庫
在鄭商所公布的玻璃期貨指定的13家交割廠庫中,與玻璃板塊上市公司相關的并不多,只有3家,分別是山東金晶科技、深圳南玻浮法玻璃以及旗濱集團。
并且,唯有旗濱集團旗下同時有2家入選,株洲旗濱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漳州旗濱玻璃有限公司同時被確定為鄭州商品交易所玻璃指定交割廠庫。“我們是兩個公司成立了交割庫,是上市公司主體和它的全資子公司。”旗濱集團董秘鐘碰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確實只有3家上市公司參與交割庫,報名后,交割庫也需要有一定的條件,達到條件了才可以。首批的交割庫選取都比較嚴格,從去年10月份就開始對設立交割庫的各家單位進行接觸、考察。”上述鄭商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選擇交割庫的問題,還考慮一些體制方面的原因。
至于被選定的企業還需要有怎樣的標準?對此,他表示,“一個是產品品牌在行業內是靠前的,因為交割產品是免檢的,首先須取得國家相關部門的認證”。其次,企業的生產規模需要達到規定要求,根據每個公司的具體情況看,選擇交割廠庫也比較看重企業的管理水平。具體標準怎樣,他表示,不太方便透露。
看似,上市公司對參與玻璃期貨的積極度并沒有很高,多數觀望情緒濃厚。不過,對比焦炭期貨,國內玻璃企業幾乎很少屬于國企背景,套期保值需求強烈。期貨有套期保值功能,可以鎖定公司利潤。
“每個期貨品種上市初都一樣,現在去問企業,多數企業會說參與積極性不大,但是到了實際要賣的時候,企業還是會看期貨市場上的價格,然后對比現貨價格,無論如何,會起到一個價格參考的作用。”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秦占學向記者表示。
鄭商所公告指出,玻璃期貨交易手續費收取標準為3元/手。自上市之日起,玻璃期貨合約當日開平倉手續費減半收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