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網友反對人均住房超40平部分征房產稅
昨日,社科院發布報告,提出應及時推廣滬渝經驗,對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用房超過40平米部分,無論住房為何種產權性質,均應按評估價格征收稅率較高的保有環節房產稅,且新增商品房和現有存量房均納入征稅范圍。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熱議,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樣“一刀切”的方法不科學。
網上調查:6成網友表示不支持
昨天上午,一則關于房產稅的消息引起了軒瀾大波,社科院昨日發布報告,提出應及時推廣滬渝經驗,對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用房超過40平米部分,無論住房為何種產權性質,均應按評估價格征收稅率較高的保有環節房產稅,且新增商品房和現有存量房均納入征稅范圍。不過昨日下午,也有相關人士稱,目前不會實施,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新浪網對此話題還開通了一個調查,“你是否同意人均住房超40平米部分征房產稅?”截至下午5點30分,有2496人參與投票,有1453人(占58.2%)表示不支持,有990人(占39.7%)表示支持,另外有53人表示不確定。878人(占35.2%)人表示解決房價問題的關鍵就是征房產稅,其他的人表示建保障房、加大土地供應是解決房價問題的關鍵。
網下走訪:低收入家庭也要交稅?
“我們只有一套房,這樣也要交稅嗎?”張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兩夫妻剛按揭買了套128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按照超過人均40平方米就要收稅,以后再生個寶寶,還是要交房產稅。“現在每個月還按揭生活已經緊巴巴的,以后再收稅,這日子怎么過呀?出臺這樣的政策不是要我們蝸居嗎?還是要我們四五個人擠到一起?”張女士非常疑惑地說。
家住郎官社區的王大爺,老伴去世以后,自己獨居一套70平方米的老房子,每個月退休工資2000多元,除掉吃藥800元,護工800元,幾百元吃吃飯,退休金剛能維持生活。但人均住房超過40平方米,也征房產稅?王大爺向記者表示,難道還要我們這些老人去賣掉房,再去買小的?“小房好找嗎?而且我們哪有這個精力去折騰。”王大爺這樣說。
三問社科院建議
1問:人均40平方米標準如何得出?
專家:將城鎮3-4成家庭都包括進去了
記者發現,除了大多數市民對于高于人均40平方米要收稅表示不理解以外,不少網友也疑惑40平方米這個數據是怎么得來的?新浪網友說,“請問40平方米這個數據怎么得來的?是不是拍腦袋得來的?有些部門的措施無論好壞都經常招人反感,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其措施永遠不能把事情講明白。”
此前在11月12日,十八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四場記者招待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透露:截至2011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2.7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36.2平方米。
從數據上看,40平方米確實高于平均數。但是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表示,當前我國城鎮人均住宅面積33平方米多點,40平米納稅線偏低,將城鎮3-4成家庭都包括進去了。按發達國家舒適住房面積,人均是40-50平米。
楊紅旭同時提出建議,暫時參照上海做法,人均60平米以上征稅,占全國城鎮家庭的15%左右,等于是向富人征稅。
2問:房產稅能否抑制高房價?
消費者:成本會被轉嫁到租戶頭上
“我們這里賣的都是50-60平方的單身公寓,如果按照這個表示的話,那購買我們單身公寓的年輕人都要交房產稅了。”寧波某商業地產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針對社科院表示的無論住房為何種產權性質都要征稅,該開發商還表示,大部分單身公寓投資的居多,一旦都要收稅了,那么這些業主就會把稅收的成本轉嫁到租戶身上,所以把商業性質的也算進去,真正危害的還是中低收入的租戶。
一位教師贊成征收房產稅,但是對于人均40平方米以上就征收表示不認可。她表示,征收房產稅的目的是平抑房價。政府出臺種種措施,但是房價遲遲降不下來,其原因就是沒有擊中要害,所有措施全部轉嫁到購房老百姓頭上。征收房產稅的目的就是把囤積房屋的那部分吐出來,保護房屋自住人的利益。
3問:房產稅應該盯住誰?
開發商:應該盯住“第三套住房”
記者也就此問題詢問了幾家開發商,寧波一不愿透露姓名開發商副總向記者表示,一萬元每平方拍來的地,不可能開發好以后低于一萬元去賣,不管出任何的稅收,只要土地價格不低,中國的房價就不會低。這也是為什么房價調控了七八年越調越高的原因,這幾年各種各樣的稅費也陸續推出,但是房價一直在漲。
不過此開發商也表示,限購以及銀行的政策對于打擊房價還是有效果的,比如銀行貸款政策盯住第三套住房不放貸,完全擊中要害。房產稅也應該盯住“第三套住房”或者第四套住房,一個家庭如果擁有多套住房,然后多出的住房征收房產稅,這樣能夠打擊囤房、以多套出租為盈利目的。如果房產稅不加區別一刀切,征收力度就不大,多套房屋擁有者立刻把房產稅轉嫁到房租上,房屋租金飛漲,老百姓日子更不好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