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引爆白酒危機 白酒行業或別黃金十年
一天蒸發320億。
11月19日,21世紀網《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60%》一文刊出,當即引發酒類股大跌,在酒鬼酒緊急停牌情況下,A股白酒板塊當日仍舊蒸發市值320余億元。
2003年開始正增長的中國白酒市場,已走過“黃金十年”。受宏觀經濟趨緩、“限公消費”等因素影響,白酒板塊近期已開始悄然下滑。11月20日,一位白酒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塑化劑事件,或將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產能嚴重過剩、市場擠壓過度、經銷商成“堰塞湖”等弊端將被引爆,白酒行業或就此告別“黃金十年”。
塑化劑危機
11月19日,21世紀網以“致命危機: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60%”為題報道50度酒鬼酒經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檢測,其塑化劑含量超標260%。
一石激起千層浪。酒鬼酒搶在開市之前緊急停牌,白酒板塊全線大跌,19日一天蒸發市值320余億。
湖南省質監局第一時間表態,其官網19日掛出公告稱:對媒體刊載50度酒鬼酒塑化劑超標信息,湖南省質監局高度重視,已責成湘西州質監局立即開展執法檢查等工作,堅決依法從嚴查處違法行為。
記者20日試圖就此采訪酒鬼酒公司,但其董秘張儒平未接電話,對記者發出的“送經權威部門檢測的結果何時能出”短信亦未回復。
一天后,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1日向質檢總局報告,經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50度酒鬼酒樣品進行檢測,截至目前檢驗結果,其中塑化劑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已經督促企業查明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原因,認真進行整改。
據悉,上海、廣州等地已有超市對酒鬼酒下架并要求提供進一步檢測報告。《華夏時報》記者在長沙走訪發現,湖南市場酒鬼酒雖在正常銷售,但經銷商對此極為關注,紛紛致電酒鬼酒公司了解最新動態。
有經銷商對記者表示,酒鬼酒銷售中“價格倒掛”現象十分普遍,本來指望能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后通過返利賺一把,經此風波后,對能否完成年度任務信心已經動搖。
據“中國經濟之聲”報道,酒鬼酒副總經理范震回應“酒鬼酒涉嫌塑化劑超標260%”事件時表示,白酒行業檢驗的國家標準里,沒有塑化劑檢驗這一項,因此不存在所謂超標2.6倍的問題。
隱現“做空陰謀”
在發給經銷商的短信中,酒鬼酒方面要求經銷商相信公司品質,指出公司通過了QESH認證等多項標準,并已將產品送交權威機構檢測,同時要求經銷商給客戶做好解釋工作。
《華夏時報》記者獲悉,長沙的經銷商已經接到通知,21日酒鬼酒長株潭辦事處將召集經銷商開會,預計將對經銷商作出解釋。
對于此次危機,券商分析師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針對傳聞越高檔的白酒塑化劑越高的說法,招商證券表示高檔白酒都是純糧釀造,所以原酒到成品酒之間出現塑化劑的概率高,低檔白酒多是食用酒精勾兌或尾糟酒,雖然塑化劑概率低,但其他很多成分指標還是遠不如高檔酒。
興業證券陳曉燕分析稱,山西朔州假酒案后,白酒消費尤其是山西產白酒的消費明顯減少,2011年飲料行業的塑化劑風波后,行業高增長一去不復返,對白酒行業增長表達擔憂。
看似只是塑化劑引發的白酒業食品安全危機,亦有人解讀出“做空陰謀”。有分析師在其他媒體采訪時表示,通過打擊今年股市表現出色的酒鬼酒,牽一發而動全身,達到融券做空的目的。
花順資訊中心孫雷稱“此次黑天鵝事件背后有陰謀的影子”。稱11月14日滬深融券余額一度上升至20.87億元,并稱相關的白酒股成為融券做空的主要加倉目標,并且股指期貨主力空頭持續加倉。
但新浪微博認證為職業投資人的揚韜發微博對“做空陰謀論”不予認同。他在微博中寫道:11月16日,五糧液和茅臺的融券余額總量基本持平,融資反而增加2000多萬元。酒鬼酒根本不是做空標的,無法融券。茅臺和五糧液的融資余額近23億元,但融券余額只有1.2億元,融資超過融券近20倍。哪里出來的做空陰謀呢?
或別黃金十年
按照申萬三級行業分類,三季報顯示:白酒板塊實現營業收入798.21億元,同比增長41.67%;實現凈利潤295.21億元,同比增長61.96%。其中,茅臺、五糧液兩家白酒巨頭的凈利潤超過了兩市43家家電企業凈利潤總和。
白酒營銷專家舒國華稱,從官方統計來看,2011年白酒產量達到1025萬噸,2012年可能會達到1100萬噸。“如果繼續增加產能,供需平衡將會進一步被打破。”他預計到2015年白酒市場可能會迎來泡沫,進而影響全行業的發展。
曾策劃了“洋河藍色經典”案例的盛初咨詢董事長王朝成在今年10月的福州糖酒會上已經發出預警,稱2012年白酒產業將迎來拐點。
市場已有體現,茅臺渠道庫存2萬噸消息傳出后,近期白酒板塊多開始下行。
11月20日,一位白酒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對《華夏時報》表示,此次塑化劑事件,或將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白酒產業因稅收豐厚,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機”而備受關愛,行業產能早已嚴重過剩。一部分酒企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外拓市場時耗資巨大,成本高企,甚至出現前方市場未有效占領,傳統根據地又被滲透的窘境。白酒市場整體擠壓過度,經銷商成為最大犧牲品。
他直言,產能過剩、宏觀經濟投資趨緩、安全事件影響和渠道不正常現象等白酒行業的弊端或在此次“塑化劑風波”中全面顯露,白酒業或就此告別“黃金十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