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 展望十八大股市行情
上證指數
中央政治局宣布十八大將于11月8日召開。十八大的召開,是實質性利好,其意義遠比證監會強制分紅、央行逆回購等重大。十八大的召開,股市何去何從,回顧歷史,從十四大到十七大,股市又經歷過怎樣的風風雨雨。
一、1992年十四大:南巡提振股市創1558點新高。1992年初始,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特別指出:證券、股市,允許看,但要堅決試。1992年10月12日黨代會十四大召開,股市高開,滬指最高到713點,全年暴漲了166.57%。
二、1997年十五大:深圳創6000點新高。1997年上半年股市暴漲,5月12日深成指沖上了全年最高點6103.63點。1997年9月12日,中國共
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股市下跌,再加上東南亞金融危機、香港回歸及十五大召開的利好消息兌現,股市連連破位下行。
三、2002年十六大:停止國有股減持短暫暴漲。2002年6月24日,在國務院決定停止國有股減持滬深股市暴漲,但此6·24行情僅3天就夭折了。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召開。但當天股市出現了大幅下挫,之后股市連續下跌。2002年收盤價與2001年比滬指下跌了17.51%。
四、2007年十七大:全國股民分享6124點歷史高點。2007年10月15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當日,上證綜指于13時50分許,首次站上6000點關口。10月16日,滬指最高到6124點,中國股市以實際行動為十七大召開創造了一個新高點。
在長達四年的下跌探底行情,面臨著十八大的即將召開,將會給中國股市帶來怎樣的行情,我們拭目以待。
巨豐投顧認為,十八大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會議,同時預計會對經濟運行的總體方向進行規劃。在十七大時期形成的重要行業規劃,如節能環保、生物技術、高端設備、
新能源等仍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仍會執行并有效加強。此外,地方版的基建投資和世界量化寬松帶來的基建水泥、黃金有色也是重要的投資標的。文化傳媒、航天
軍工等也是重點發展領域,理應積極關注。國泰君安則建議增持具有增長潛力與市場空間、業績確定性較強的碧水源、雪迪龍、天壕節能等環保股。(荊楚網-楚天金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