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行業:食用油企不漲價后期面臨洗牌
經過有關部門的“約談”,食用油企業近日紛紛表態“不漲價”。而在價格調控的壓力下,市場份額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特別是中小企業將面臨較大壓力。
益海嘉里有關負責人17日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盡管由于國際國內原料價格快速上漲,且臨近中秋國慶“兩節”銷售旺季,但益海嘉里集團明確近期不會漲價,我們沒有向有關部門提交漲價申請,也沒有任何中遠期漲價計劃。
中儲糧旗下的中儲糧油脂公司副總經理王慶榮近日也向記者表示,此輪大豆油原料價格上漲,中儲糧金鼎小包裝產品也感受到了一定的成本壓力,但“近期沒有調價計劃”。
“油企不提高產品價格主要是政府調控起到了作用,但也考慮到如果企業單方面漲價,會失去市場份額。”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說。
據了解,目前小包裝食用油市場集中度較高,中糧系和益海嘉里系的產品所占份額達到60%,而主要生產花生油的魯花占到7%至8%。
17日發布中報的西王食品是一家以玉米油生產為主的企業,雖然上半年企業凈利潤同比下降26%,但銷量的增長還是被企業看作是“在傳統油企三分天下的食用油市場中突出重圍”,是在邁向中國食用油“第四大品牌”。
而中儲糧油脂公司的目標是直指“行業第三”。王慶榮說,不滿意目前的市場份額只占2%至3%,中儲糧油脂公司計劃5年后占據食用油市場15%的市場份額,這一目標較不久前提高了5%。
“這種市場情況下,通過不漲價 , 使 銷 量 大 幅 提 高 , 提 高 話 語權。”王慶榮說,雖然中儲糧油脂公司現在占的市場份額不大,但已經引起了食用油骨干企業的關注,其他中小企業也感受到了市場沖擊。
郭清保認為,現在豆粕價格在4300元/噸左右,大豆壓榨有一定的利潤,但后期豆粕進入消費淡季,如果豆油價格還不上漲,中小企業可能會面臨著“洗牌”。(白田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