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化工前景可期
寧夏發展的比較優勢是基于資源的能源產業,而主要資源產業集中在寧東能源化工產業基地。受到政策驅動,該區域在“十一五”時期快速發展,已經完成前期產業布局和主體企業引進。未來隨著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區域投資將進入提速期。優先受益的是區域基建企業,隨著新型煤化工從示范向推廣轉變,相關工程和設備廠商也將持續受益。
按照《關于進一步促進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十二五”期間寧東固定資產累計投資額將達到2000億元,相當于新增700-8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實際上,2011年完成投資額422億元,高出年初計劃投資額36%。隨著后期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區域內基礎設施投資將進入持續爆發期,且實際投資規模將遠高于規劃規模。
對于業界擔心的基地煤化工產業可能遭遇技術和水資源瓶頸,我們分析認為,首先,寧東基地位于黃河東畔,距黃河僅35公里左右,寧東供水工程(一期)已經形成50萬噸/日供水能力,區域內豐富的煤炭和水資源是煤化工項目發展的保證;同時,由于國家重點支持新型煤化工,其中煤制烯烴、制氣和制油是重點發展方向。目前神寧集團50萬噸煤基烯烴項目已全流程打通,并形成良好的經濟效應。今年上馬5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后續還有200萬噸煤制烯烴二期項目的推進,將成為未來獲得扶持的重點。隨著總投資超過500億元的煤制油項目再獲政策支持,提供工程總包、服務、設備的廠商將直接受益。
此外,由于能源化工屬于資金、技術、資源密集型行業,產業發展高度依賴供水、供電、運力等基礎設施,只有完備的基礎設施才能保證現有項目建成后能夠順利運行產出,并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目前在建和規劃的基建項目已經超過300億元,隨著實際煤化工等項目的投資超規劃發展,將進一步拉動水利、水泥、鐵路基建和區域電網(輸配電)投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