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盈利能力迎來雨后彩虹
根據歷史發展規律,隨著國家人口的老年化、城鎮化人口比例提高,過大剛性需求必然使醫保入不敷出,最終從“醫保覆蓋”階段過渡到“醫保控費”階段,中國也不例外。
但醫保控費對醫藥行業增速影響因“時間窗口”而異。我們認為,從國外經驗看,從醫保覆蓋到醫保控費 需要約20年時間窗口,國內城鎮化水平仍然較低,醫保收入將持續穩步增長,因此2015年之前醫保控費對行業增速影響有限。
目前的醫藥行業中,基藥、非基藥招標環境出現改善跡象,行業總利潤增速有所好轉。從醫藥行業前5個月數據可以發現:盡管受醫藥政策影響行業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但利潤總額增速出現較好跡象。該現象的出現歸根于今年招標政策微妙的變化,今年基藥招標的廣東、青海本著“質量優先、價格合理”的原則,從而出現部分中標價比基層平均采購價浮高10%以內的好現象。我們認為,隨著藥品唯低價的“質量門”事件的出現,后期“質量優先、價格合理”原則將受到重視,隨著招標環境的逐步好轉,行業盈利能力將迎來“風雨后的彩虹”。
具體到投資上,隨著行業積極因素的出現及估值依然較低,給予醫藥業“強于大市”評級。(西南證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