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加工企業準入門檻擬提高
“面對目前銅加工行業存在的產能過剩、市場需求萎縮,國家有關部門正在起草銅加工企業的行業準入條件,希望提高進入門檻。”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馬世光,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銅業展覽會”期間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了上述信息。
馬世光對記者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對提高銅加工企業的準入門檻展開一輪密集調研,但尚未確定正式公布的時間。
一家銅加工企業的高層昨天告訴記者,在此之前,銅加工企業要想建設新的生產線,一般需要獲得生產許可證而沒有相關“準入條件”,而企業申請生產許可證只要滿足有營業執照,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生產條件,有健全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等一般要求。
這便給我國的銅加工企業產能不斷擴大帶來了不少機會。目前全國共有1200多家銅加工材生產企業,但產量大于10萬噸的企業只有8家。
“目前銅加工企業生產集中度不高,亟待整頓、兼并、重組,尤其是在世界經濟前景不容樂觀、對銅加工工業的影響負面占主導的背景下。”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銅業部主任王碧文也告訴記者。
“事實上早在2008年,相關部門就已經初步設立了銅、鋁加工行業準入門檻,不過隨著金融危機爆發以及其后我國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實行,這項工作暫時停滯,” 馬世光對記者表示,而現在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重啟準入條件的制定,“新標準將比2008年時的初定指標更加嚴格。”
重啟準入條件的制定,與目前國內銅加工行業面臨的產能過剩、市場萎縮有很大關系。
上述銅加工企業的高層也對本報記者透露,今年一季度國內銅材生產依然在快速增長,累計產量為259.94萬噸,同比增加18.49%,增幅較上年同期擴大2.2個百分點,然而,目前銅下游終端消費需求一直比較弱,家電、汽車業生產、銷售低迷,電力行業對耗銅產品需求量減少,就連此前用銅需求比較好的空調行業,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今年的需求也不如往年。
“目前國內銅加工業呈現產能過剩、高精不足的問題,平均利潤率只有3%~5%。”海亮股份(002203.SZ)的母公司海亮集團副總裁汪鳴也告訴記者,隨著銅加工產能規模持續擴大、產能利用率的逐步下滑,原先“零庫存”的部分銅加工企業已經出現庫存囤積或者因無訂單而停產的現象,而今年國內外的需求仍不樂觀,銅加工企業的噸毛利可能將越來越低。
王碧文也指出,由于純銅價格高等原因,目前銅鋁合成材料也有代替純銅的趨勢,銅加工企業當前突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減少虧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