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興業銀行按一級資本排名第26位,按總資產排名第28位,均較上年提升2位,進一步鞏固了全球銀行30強的國際排位。
創刊于1926年的英國《銀行家》雜志是國際權威金融雜志,其每年綜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銀行資本實力、經營規模、盈利能力和經營效率等情況發布的全球銀行千強排名都備受關注與重視,被視為衡量全球銀行綜合實力的評價基準,成為反映全球銀行業發展變化趨勢的重要窗口。
自2014年晉級全球銀行50強以來,近五年興業銀行國際排名繼續節節上升,去年即躋身全球銀行30強。今年一級資本排名又上升兩個位次升至第26位,五年累計提升23位;總資產排名也升至第28位,五年累計提升15位,彰顯了興業銀行綜合實力的持續增強。
在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興業銀行前瞻的戰略把握能力、市場化差異化的經營特色和強有力的戰略執行是始終保持穩健發展的內在動因。面對經濟金融形勢和政策環境的不斷變化,興業銀行堅定自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經營轉型,以“三型銀行”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規模銀行向價值銀行的轉變,特色優勢業務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截至2017年末,興業銀行總資產達6.4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44%,實現凈利潤572億元,同比增長6.22%;不良貸款率1.59%,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充足,撥貸比達3.37%,撥備覆蓋率211.78%,比年初上升1.27個百分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5.35%,總資產收益率0.92%,保持同業優秀水平。
一級資本是衡量商業銀行業務發展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的重要考量因素。興業銀行始終堅持“內生積累為主、外源補充為輔”的資本補充原則,一方面保持凈利潤穩健增長,增強資本內生動力,繼續大力發展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資產托管、FICC等輕資本業務,并強化資產質量管控,減少資本消耗;另一方面,順利完成定向增發,募集資金259億元,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2017年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07%,較年初提高0.52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9.67%,較年初提高0.44個百分點。
30年適變而變,因變而勝。興業銀行秉承“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為經濟建設多做貢獻”的初心,牢記“一流銀行,百年興業”使命,始終結合形勢變化和自身稟賦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從成立之初偏居一隅的地方性小銀行,走到了今天全球銀行30強的位置實屬不易。
“我們仍要根據大勢變化,沿著找準的方向久久為功,實現從規模銀行向價值銀行的轉變。”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下一步興業銀行將堅持戰略自信、道路自信,堅持強優勢和補短板“兩條腿走路”,持續推進結算型、投資型、交易型“三型銀行”建設,做實重點分行、重點行業、重點客戶、重點產品“四個重點”,加快“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戰略布局,在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的同時,邁上全球銀行排名的新高度。
教育部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了出國留學作為學習生涯的重要一環。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大關,達60.84萬人,同比增長11.74%,持續保持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地位。
記者近日走訪多個銀行網點發現,今年年中銀行攬儲,除了增加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和提高收益率,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也成了多家銀行的發力點。
去年以來,不少銀行陷入貸款額度緊張的局面,一些購房者申辦貸款后,銀行卻遲遲沒有放款,直接導致他們在購房合同約定時間內,沒能付清全部房款。
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經連跌三周了。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9%,較上上周微幅下降0.01個百分點。
繼4月份各國有大行和城商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后,5月以來又有多家股份制銀行和農商行陸續加入到利率上浮的隊伍中。其中,部分農商行的利率上浮高達55%。
經過近半年的征求意見,銀保監會日前正式發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下稱《辦法》)。
多位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銀行負債端成本上升推動資產端定價“水漲船高”。為保持合理息差水平,銀行資金“定價”上調趨勢仍將持續。
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而披著“保本”外衣的結構性存款成了銀行發力的重點。但是,結構性存款井噴之下也暗藏違規操作,部分銀行將結構性存款通過設置“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近日市場就傳言,部分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已被地方監管部門叫停。
中國人民銀行5月11日發布的4月份金融數據顯示,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73.77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
當前,銀行主動調整利率的原因在于供需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受防風險去杠桿的金融政策環境影響,另一方面則是銀行資金存款需求上升。在資金成本抬升的形勢下,商業銀行需立足客戶立行和能力立行,更加注重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提高凈息差能力。
作為備案硬性指標之一的銀行存管,一直都是眾網貸平臺的攻堅重點。據融360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23日,全國共有832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占融360監測范圍內正常運營平臺的53.16%。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工行、建行、農行和中行四家國有大行的北京分行獲悉,他們將于下周一或周二開始,將北京地區首套房貸款利率按照央行基準利率的1.1倍執行,二套房貸款利率政策不變,仍為基準利率上浮20%。
“您的信用卡證件資料已經過期,請及時登錄網站(網址)進行更新”、“您的信用卡額度現在可以在線申請提升,請點擊網址”……夸張的是,這些短信還是以“95”開頭的,其中包含一個網址,讓你進行實名補錄、升級等。
4月24日,記者獲悉,目前四大行一年期30萬大額存單均較基準利率上浮45%,有股份制銀行100萬起存的大額存單上浮50%,城商行上浮幅度達到55%。
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金融降杠桿的深入,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將受到一定約束。對于銀行來說,應積極引導同業業務回歸本源,在負債端應夯實存款基礎,擺脫“同業依賴癥”,增強綜合負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