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通過短信、微信、QQ等聊天工具收到一些信息:“在忙什么呢?這是我們五一假期游玩的合照,里面有你認識的人哦,有空看看t.cn/R2UnaT6。”昨天,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類似于上面信息的鏈接是木馬病毒,網友千萬不要點開,否則會“中招”,目前江蘇、廣西等地已有網友信息泄露,甚至錢財被盜。
今年3月26日,家住江蘇的周先生收到一外地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盡管覺得有點“蹊蹺”,但周先生一看對方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提到自己認識的人,沒太多想就點擊了網址,并下載安裝了相關程序。之后,他發現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內1.5萬元現金不翼而飛。
據警方介紹,本月以來,類似的木馬短信在全國各地開始泛濫并出現變種。這類案件中,嫌疑人利用用戶的好奇心,尤其是信息中有可能會發送一些黃色網站信息、假稱用戶與某人的裸體合影照片等內容。用戶點擊后,會在手機上自動下載木馬病毒,該病毒會復制下載手機上保存的各類信息,包括通話記錄、通訊錄、使用的APP軟件。如果用戶點擊后又登錄了一些帶用戶名、密碼的APP,那么手機內的相關信息也會被不法分子竊取,他們會隨時登錄用戶賬號,盜取用戶錢財。
警方提醒,用戶收到帶鏈接的短信,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發來的短信,不管對方是以何種理由讓你打開鏈接,都不要輕易打開。一旦誤點,應立即將手機恢復出廠設置或重裝系統,清除病毒。
>>常見木馬短信
1.這是我們以前的照片,你手機打開看看!
2.這是聚會的照片,好珍貴的留影,你快看看吧!
3.你竟然做出這樣的事,實在讓人不能原諒!
4.有人悄悄關注了你,點擊了解!
5.家長您好,這是本學期學校總結學生各項表現資料,請查收!
6.你的他有外遇,還被拍了下來,點擊查看照片!(記者周鑫)
網銀失效?額度提升?謹防不法分子偽裝成銀行客服電話進行短信詐騙。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接二連三發生了一些把錢存在國有銀行,但是儲戶卻發現存款不翼而飛的情況。
受害者將信用卡號和卡背面簽名處的3位數字告訴了別人,結果莫名其妙少了8000多元。
最近關于“怎么證明我媽是我媽”的話題引起社會熱議,大家紛紛吐槽自己遭遇過的各種奇葩證明。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周女士在社區、街道辦、派出所、民政局、父親生前的工作單位、公證處等七八個地方,來來回回找線索開證明。
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銀行對應的信披工作似乎并不到位。普益財富第一季度理財報告顯示,納入監測的100家銀行中有39家銀行在第一季度沒有對其運行期內的任何產品披露運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