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存有巨款的銀行卡,放在“銀行客戶經理”處保管,就能獲得一張“承諾書”和高額利息。日前,杭州市某國有銀行再次被曝出“儲戶存款失蹤”,一名前銀行職員假冒銀行網點工作人員,以高息為誘惑,騙走儲戶巨額存款。
據一名聲稱被騙的儲戶表示,聽說這個銀行網點的存款利息很高,國有大銀行比較安全,就通過朋友找到了這個客戶經理辦存款。他把錢存到了這家銀行的卡上,然后把這張卡就交給了“客戶經理”,換來一張承諾書。“當時他稱這張卡要保存在他那里,一年不能動,就能保證給我高利息。而承諾書就是保證憑據。我看見承諾書上有銀行的抬頭和印章,所以就放心了。”但后來證實,銀行沒有過這樣的業務,而承諾書上的印章也是私刻的。
目前,杭州下城公安分局對此事立案偵查。據記者初步了解,涉嫌詐騙的人是以假冒銀行員工的形式,以辦理高息存款的名義,騙取他人存款,進行類同集資的行為。涉案人員并非是該銀行的在職員工,出事前就已經被開除。至于該銀行的工作人員是否在詐騙行為發生時完全無辜和不知情,還有待警方調查。(記者方列)
央行強調,降息不是QE,是為了擴大去年11月與今年3月兩次降息的“戰果”,進一步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
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大,融資成本仍較高,適時降息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將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定經濟增長發揮積極作用。當前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一邊是降準、降息等政策操作密集“出手”,一邊卻是企業對資金越來越“渴”。
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部分銀行亂收費現象,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日前表示,將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收費項目,對于巧立名目,變相收費增加企業負擔的,一律取消,并予處罰。
銀行卡盜刷事件時有發生,不僅是信用卡,儲蓄卡也存在“中槍”風險。交行北京分行答辯稱,該行借記卡采用“密碼身份認定”原則,即只要輸入的密碼與預先設定的密碼一致,所進行的交易即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