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宣布降息。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大,融資成本仍較高,適時降息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將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定經濟增長發揮積極作用。當前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一邊是降準、降息等政策操作密集“出手”,一邊卻是企業對資金越來越“渴”。
所以,下一步關鍵在于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把央行半年來三次降息、兩次降準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當務之急則是強化考核監督,引導銀行放貸。有關部門應按照定向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要求,對銀行釋放的資金流向、信貸利率水平進行嚴密監控和監督,防止渠道阻塞或是流向跑偏。
5月10日,初夏的北京迎來一場久違的甘霖。同一天下午,央行也為實體經濟帶來一場“及時雨”。
央行當日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
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考察銀行時表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喊了很多年了,最近幾年呼聲尤其高。從考察的商業銀行來看,貸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但是企業利潤目前平均只有5%。
為了支持實體經濟,這是央行自去年11月以來的第三次降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利率政策之外,對預期的引導還需要財稅、產業、區域政策對金融部門和實體經濟進行引導,僅有融資成本降低是不夠的,還需要形成融資的有效需求。
實體融資成本仍較高
盡管央行在去年11月和今年3月已經兩次降息,對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但從統計數據來看,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仍偏高。
上周五發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3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56%,比上年12月下降0.22個百分點。但是,從利率浮動情況看,3月份,一般貸款中執行下浮利率的貸款占比為11.30%,比上年12月下降1.80個百分點;執行基準、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分別為19.77%和68.93%,比上年12月分別上升0.14個和1.66個百分點。一降一升抵消,使得實體經濟的實際融資成本并沒有顯著下降。
國開證券宏觀分析師杜征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經濟在二季度企穩需要貨幣政策的支持;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仍然較高,近三年實際利率居高不下;當前物價水平較低,年內3%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很大,給予貨幣政策一定的空間。
陸磊認為,宏觀、微觀政策要發揮“組合拳”作用。一方面,利率政策對預期的引導還需要財稅、產業、區域政策對金融部門和實體經濟進行引導;另一方面,利率政策引導社會融資成本降低,還需有效的金融監管政策和激勵金融創新法律配合,如擴大直接融資占比,發揮金融創新在企業和技術創新中的作用。
全國性商業銀行中,風控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中國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和浙商銀行。
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部分銀行亂收費現象,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日前表示,將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收費項目,對于巧立名目,變相收費增加企業負擔的,一律取消,并予處罰。
銀行卡盜刷事件時有發生,不僅是信用卡,儲蓄卡也存在“中槍”風險。交行北京分行答辯稱,該行借記卡采用“密碼身份認定”原則,即只要輸入的密碼與預先設定的密碼一致,所進行的交易即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
餐飲類商戶刷卡手續費標準比百貨零售業高出60%。但近年來,隨著餐飲業結構調整,大眾化消費占比已經超過八成,行業盈利水平明顯下降,刷卡手續費水平較高的問題凸顯,業界紛紛要求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