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出臺的樓市新政可謂效果彰顯。CREIS重點監測的38個城市中,4月份有8成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回升。一線和少數二線重點城市更加火爆。在價格方面,4月份百城房價跌幅收窄0.14個百分點。
但樓市走勢似乎與期待方向略有差距。新政更多促成一線和少數二線重點城市樓市全面回升,而更期待回暖的二、三、四線城市似乎不溫不火。目前,一線城市房地產庫存消化周期都降到12個月左右,深圳的庫存甚至僅為8個月。與此相對應的是,廣大的二、三、四線城市整體疲軟,庫存同比增加了2成,平均消化周期18.7個月。
樓市新政更多促進了二手住房交易回升,新房表現則不明顯,不利于房地產整體“去庫存”。目前,很多人認為樓市將長周期下行,再加上股市長期火熱對資金形成分流,政策刺激下大規模購房需求入市難再現,樓市新政更多刺激了改善性住房需求和少量投資需求。根據調研,今年以來,改善性住房需求主要表現在公共配套、縮短“職住”距離、升值保值性更強的改善。
既然投資需求已全面退場,剛需占主導,而改善型二套房貸的首付已經降至4成,首套房貸首付成數維持3成也可適當調整。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地區),凡是首次購房,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享受最低10%的首付比例。在“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未來購房的主力應是城市“新移民”。這部分人群在城市安家落戶和實現購房的愿望強烈,但房價上漲了10年后,購房者很難拿得出30%的首付款。
二季度決策層首提“高度重視經濟下行壓力”,這也意味著未來總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張,樓市政策將是重點之一。下一步,樓市政策或調整首套房貸首付成數。目前貸款利率比2014年初僅下降20—30個基點,比2014年底還有上升。不管從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還是以更低利率降低購房成本,5月降息的概率都在增大。另外,通過國開行構建“按揭-MBS-國開行-市場”的按揭貸款二級市場:或通過央行對國開行進行PSL,間接收購商業銀行房貸MBS,修復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改善惜貸情緒,激勵銀行發放更多的低利率房貸,都有望成為激勵購房需求入市、消化樓市庫存的有效手段。
在高管限薪潮、銀行業績下滑、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有3家銀行平均薪酬與2013年相比有所下降,16家上市銀行人均年薪31萬元。
從銀行業發展的整體看,存款保險制度建設通過打破過去的“隱形”擔保,有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有效競爭,也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銀行的財務指標和運行質量,使得監管部門更有效地實施市場化的宏觀和微觀監管。
普益財富日前發布的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顯示,2015年一季度,結構性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出現了小幅下滑,市場占比下降0.6個百分點至9.57%,而收益方面,各家銀行發行的產品“悲喜交加”。
數據顯示,一季度銀行不良貸款率攀升,五大行不良貸款激增501.49億元,幾乎是去年一季度256.48億元的兩倍。“現在的銀行還是比較熱衷做國有企業的生意,雖然利率高不起來,但風險最小”一位廣東金融業內部人士表示。
記者采訪發現,無論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還是地方商業銀行,從去年開始,基層員工的工資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商業銀行一般用KPI(關鍵績效指標)指標來考核員工績效,它主要包括日均存款、利潤、貸款收益率、不良率幾個核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