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國互聯網金融高峰論壇暨互聯網金融中國行·2015年度峰會”在南京舉行。本次峰會發布了《2014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報告》。報告預測,2015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細則或將出臺。
京北金融總裁羅明雄指出:“2015年P2P網貸行業發展將進入分水嶺。”
羅明雄表示,監管政策在2015年落地以后,P2P平臺數量能達到五千家左右,甚至突破五千家,達到一萬家左右的水平。P2P網貸不會出現互聯網細分行業的721法則,全國性的P2P平臺可能會達到幾十家,此外每個省份也會有幾十家的生存空間。
2014年,互聯網金融行業持續迅猛發展,在行業監管即將明確之時,行業即將面臨變革。對于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方向,上海中贏金融總經理蔡奇來則表示,互聯網金融將在2015年呈現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若想在其中生存下來,“創新”和“風控”兩個要點必須要重視。
淘淘金總經理、建行善融商務項目原負責人周振坦言:“進入P2P行業,首先要考慮如何踏踏實實做到安全、透明、合法,爭取得到客戶的認可和信任,而不是一味地用高收益吸引客戶。”
此外,對于P2P網貸平臺壞賬率,人人聚財CEO許建文表示,因目前壞賬率的統計口徑尚無統一標準,因而在不公布自家統計標準及內在邏輯的情形下,平臺公布的壞賬率都似在自說自話。
警方逮捕兩名涉嫌利用P2P網貸平臺進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達4900多萬元,受害的373人遍及26個省份。2013年,嫌疑人董某注冊了廣西信億銀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只花幾十塊錢,就建立了這個名為“有錢貸”的P2P網貸平臺。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如果說去年最火的是余額寶,那么,今年P2P網貸當仁不讓。京金聯武漢公司總經理田劼認為,P2P行業的發展要經過五個階段,即萌芽生長、群雄逐鹿、山寨橫行、市場肅清洗牌、強者更強。
1月7日,P2P網貸(個人通過網絡平臺相互借貸)平臺富豪創投發布公告稱,由于股東內部分歧,目前平臺遭遇籌措資金困難。新京報記者昨日致電這幾家平臺的客服,客服均表示在努力通過固定資產變現、銀行貸款等多種方式籌措款項。
1月7日,P2P網貸(個人通過網絡平臺相互借貸)平臺富豪創投發布公告稱,由于股東內部分歧,目前平臺遭遇籌措資金困難。新京報記者昨日致電這幾家平臺的客服,客服均表示在努力通過固定資產變現、銀行貸款等多種方式籌措款項。
與擅長炒作、懂得利用監管灰色地帶進行強勢營銷的平臺相比,一些重視業務開發、穩健經營的P2P平臺往往處于弱勢。與擅長炒作、懂得利用監管灰色地帶進行強勢營銷的平臺相比,一些重視業務開發、穩健經營的P2P平臺往往處于弱勢。
P2P網貸眼下是資本市場熱捧的概念,新平臺蜂擁而來,截至6月底,全國P2P網貸正常運營平臺數量2028家,相對2014年年底增加了28.76%。相對于互聯網理財用戶數來說,P2P網貸用戶仍然較少,占比不到3%,P2P網貸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網貸之家近日發布的網貸行業6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底,P2P網貸行業的累計成交量已經超過6835億元。內陸省市四川、湖北、安徽、福建、河南、重慶等地P2P網貸行業發展較快,網貸平臺數量僅次于沿海城市。
佛山P2P網貸平臺已有4家跑路。佛山P2P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更多的P2P平臺在佛山落地,有望較好地降低佛山企業的融資成本。對于有著超高收益率的產品,投資者一定要留心,過高的收益率在長期而言是難以持續的,投資者面臨的風險也更高。
P2P網貸平臺利率逐漸下跌開始回歸理性。馬駿表示,當前主流網貸平臺的利率在月息1-2分之間,這些主流平臺的利率普遍偏低,但擁有較大的成交量,故拉低了行業的整體利率。結合P2P行業收益現狀,P2P平臺陽光寶利負責人認為,P2P平臺發展初期存在集群效應,大眾投資人可能會一窩蜂涌上平臺。
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跑路事件的頻發,P2P行業面臨的質疑也越來越多。理財范平臺融資項目在業內首創采用三層風險分擔模式,與5家獲得AA+信用評級的融資性擔保公司進行深度合作,保障投資人的本息安全。
問題的焦點并不是轉讓與否,而在于許多平臺出現了職業投資人,即該投資人并不是以獲取未來利息收益為目的并承擔一定投資風險的普通投資人 對于某些平臺企業對方宣傳的商業銀行資金托管的實質,也僅是企業宣傳的手段,并不能看作銀行對平臺企業信用的一種背書。
P2P(Peer to peer)網貸平臺的狂飆突進,令其跑路倒閉的數量也在迅猛增長。 相關參會人士表示,P2P行業由銀監會監管,具體的法規或細則在明年底前應該就會發布。
P2P網貸在飛速發展,問題平臺數量也在不斷攀升。”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說,超過24%年化收益率紅線的平臺投資者不要碰,這屬于典型的“陷阱”。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厲健律師分析,提現困難一般源于兩大原因,一是自融型平臺,多少存在標的信息造假,資金流向單一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