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收益全線超過“寶類”產品
每次銀行發行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時,柜臺前總是排滿了搶購的市民。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不少年輕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余額寶”、“理財通”等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相比前往銀行或通過電腦購買傳統理財產品,這些創新的渠道只需打開手機動動手指,顯然要便利許多。然而,就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鮮時,卻遺憾地發現,一個月前收益率還在7%以上的多款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節后的收益率卻一路走低,上演了一出集體大跳水。是什么原因,讓互聯網金融理財的收益率步步下滑?
風向:互聯網理財悄然流行
剛剛過去的馬年春節期間,“微信紅包”一夜走紅。幾塊錢甚至幾分錢的“利市”,在相互討要、分發的歡樂中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傳統的“發紅包”注入社交網絡的新時尚,互聯網思維和由此催生的商業創意,令人叫絕。
這只是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一個縮影,其實早在此前,阿里巴巴公司的余額寶才一推出,就受到了不少淘寶迷的狂熱追捧。隨后跟進的還有騰訊公司,這家國內互聯網巨頭自然不會坐失網絡理財這塊巨大無比的蛋糕,這次他們推出的是一款基于微信平臺、叫做理財通的產品。
在推出初期,這款產品似乎并沒有引起足夠多的用戶關注,然而隨著馬年春節的臨近,騰訊“微信紅包”一夜走紅,基于相同平臺的理財通用戶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還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定期寶”從本月8號也開始上線預約,雖然支付寶方面沒有第一時間掀起宣傳攻勢,但是到目前為止加入預約的人數已突破35萬人。根據支付寶內部人士消息,這款余額寶2期產品銷量有上限,大約是在3億元左右,按照每人最低購買1000的要求,目前即使每人只購買1000元,總額也已經突破3.5億元。如果支付寶不臨時加碼,到時候難免又是一番頭破血流和血雨腥風。
走勢:網絡理財收益漸縮水
和銀行理財產品不同,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收益體現更快、更直接。然而,當新年過后,市場資金面不再緊繃時,不少投資者發現,網絡理財的收益正在日漸縮水。
“每天一早都可以在手機上看到昨日收益,而且全部都轉進了余額寶賬戶,加之農歷新年的年味還沒完全散去,這就像收紅包一樣,感覺挺喜慶的?!笔忻裥$娫臼怯囝~寶的忠實粉絲,然而沒想到只是過了個年,自己賬戶里的錢收益越來越低,“都快跌破6%了……”昨日上午,看著手機上顯示出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為6.044%,市民小鐘皺了皺眉。
如果將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近期的收益率放在一起同向比較,可以發現,收益率拉出一根大陰線的絕非余額寶一家?!拔⑿爬碡斖ǖ氖找媛手饾u下降!”市民李先生昨日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發出一張對比圖。從圖上可以發現,在春節之前的1月26日,微信理財通的7天年化收益率達到了7.9020%的最高點,但目前這一數據已經下滑至6.7370%,短短十幾天里,收益率下滑竟達到1.345%。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收益率現階段的逐漸下滑是正常的,反倒是之前的飆升僅僅只是階段性現象。”一家商業銀行理財師表示,包括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等絕大多數互聯網理財產品,目前主要合作對象都是貨幣基金,募集的資金也基本投入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的收益跟市場上的資金價格牢牢掛鉤,資金價格的水平直接影響其年化收益率。“一般年末是央行或銀監會考核的時點,尤其是年底,銀行吸收存款動力強,大家都爭奪存款,給出的利率就很高。貨幣基金收益率飆高,自然帶動著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路走高”。
“貨幣型理財產品在一段時間內還能維持4%至6%的收益率,但高收益是不可持續的。”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利率持續高企最終將影響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企業利潤下滑,難以維持高融資成本,高利率也就不存在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