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擬用四種模式嘗鮮
金融業改革又邁出重要一步——首批民營銀行試點名單昨日(3月11日)公布。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表示,第一批5家民營銀行落地天津、上海、浙江和廣東等地區。
當天下午,銀監會召開民營銀行試點方案新聞通氣會。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各地轉報推薦的試點方案中,擇優確定了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將由參與設計試點方案的阿里巴巴、萬向、騰訊、百業源、均瑤、復星、商匯、華北、正泰、華峰等民營資本參與試點工作。這次試點將遵循共同發起人原則,按每家試點銀行不少于兩個發起人的要求,開展相關籌備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銀監會負責人介紹,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最低注冊資本金為10億元,城商行最低1億元,民營銀行是有限牌照,方案提出的注冊資金本遠遠高于商業銀行法的最低標準。民營銀行試點在法律上對股東沒有地域限制,但是此次試點的民營銀行,初步方案大部分選擇當地的股東。
四種模式 改革中創新
這幾年,金融業的改革在不斷推進。繼2013年7月國務院提出“嘗試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昨日,經過10年磨劍的民營銀行,終于走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至于民營銀行是否與現有商業銀行存在較大不同的問題,尚福林曾介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必須有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特定戰略。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試點方案確定了民營銀行的四種經營模式。其中,阿里巴巴意向申請的是“小存小貸”(限定存款上限,設定財富下限)模式,騰訊為“大存小貸”(存款限定下限,貸款限定上限)模式;天津發起人申請試點的為“公存公貸”(只對法人不對個人)模式;另外兩個申請的是特定區域 (限定業務和區域范圍)模式,服務當地的小微企業。
對于阿里的方案,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小存小貸模式設置了存貸款上限,特色清楚,符合差異化經營導向;第二,網絡銀行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開展銀行業務,客戶來自電商;第三,有承諾風險的責任自擔問題。
一行一策 差異化監管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民營銀行在我國主要是試點階段,政府在監管上還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而且,民營銀行起步階段規模比較小,如果允許全面開展業務對民營銀行自身發展不是很有利。剛起步時,確定有優勢的某一個領域先行開展業務,可以避免業務開展過寬,產品鏈太長,導致經營出現問題。
一位證券公司銀行業分析師表示,民營銀行最初確定的就是差異化經營,這是民營銀行的創新。剛開始不會一下子鋪開,雖然是試點,運營和風險管理都有壁壘,所以剛開始按照“有限”來做。
在民營銀行的監管方面,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統一標準下實行差異化的側重考量,實行一行一策。鑒于民營銀行的特點重點監管四點:防范關聯交易;持續的注資能力;可實現的風險承擔能力;發起股東實際控制人一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境內合法公民、財產也必須在土地上。同時圍繞上述還會設立預警指標。對發起人股東設定承擔風險能力的預警指標。
除此之外,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民營銀行破產由發起人把個人存款補上去。“如果民營資本發起的銀行破產,要由發起人個人把儲戶的存款補上去,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會補償一部分。在制度監控狀態下盡力不讓這樣的情況發生。如果資不抵債,要找發起人股東,如果發起人股東破產,要找實際控制人補上去。”
屬地監管 第一責任制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由于民營銀行比較小,強調首先第一責任制是屬地監管。近日,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曾表示,在哪兒試點,就由當地銀監局負試點責任,加強溝通、協調、服務和跟蹤監管,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
奚君羊表示,因為民營銀行在發展初期,對跨地域經營肯定有所限制,只能在本地開展業務,和地方發展規劃、要求都會有緊密關聯,在這種情況下完全由銀監會來管,采取標準化的管理方式很難實現,通過當地和民間的結合,銀監會在資本業務方面監管,當地使用當地的法規管理會更有成效,避免民營銀行自身當地特性和銀監全國性管理發生錯位。
據了解,下一步,銀監會將根據現行法律法規對參與試點的民營資本進行嚴格的股東資格審核,合格后受理正式申請,成熟一家批復一家。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民營銀行試點篩選標準第一,要有自擔剩余風險的制度安排;第二,要有辦好銀行的股東資質條件和抗風險的能力,比如說凈資本充足,主營業務突出,以及以往有良好的經營記錄;第三,有股東接受監管的具體條款;第四,有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特定的戰略;第五,有合法可行的風險處置和恢復計劃,設定了生前遺囑。(記者 張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