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國有銀行關閉資金歸集通道 以防存款流失
資金自動歸集業務正在成為商業銀行的“吸儲神器”,以至于以國有大行為代表的部分資金凈流出行不得不設置高門檻打響存款保衛戰。昨日,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繼一大型國有銀行在去年5月暫時關閉資金自動歸集業務后,又有另一家國有銀行跟進關閉資金歸集通道。
所謂“資金歸集”,即設置一個資金歸集的主賬戶,將其他銀行卡設置成關聯賬戶,再設置好保底金額,“超級網銀”系統就可查看到關聯賬戶的余額,還可將其他賬戶的余額自動轉到中心賬戶上。值得一提的是,平時客戶辦理跨行轉賬業務時,一般都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續費,而通過資金歸集業務進行轉賬,大部分銀行對他行資金歸集到本行采取手續費全免。
“近日我行接到銀聯正式通知,某國有大行已關閉銀聯通道資金歸集類業務。受此影響,扣款賬戶為這家銀行的客戶將無法使用我行提供的銀聯匯款跨行資金歸集服務。同時,我行將撤銷受影響客戶在我行簽約的自動還貸款和自動收款協議。”昨日,記者在一家股份制銀行新發的通知上見到了這一消息。家住渝北區松樹橋的市民羅敏說,這影響到了自己綁定扣款的房貸以及信用卡,十分不便。
隨后,記者了解到,去年5月就有一家國有銀行關閉了資金歸集業務渠道。此外,該業務在另一家國有銀行也遭遇了系統升級的壁壘。
不過,股份制銀行對于推廣資金歸集業務的積極性仍然很高。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對辦理資金歸集業務的客戶給了送U盾、送禮物、送積分、免除手續費等各種各樣的優惠。
為何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在市內商業銀行人士看來,資金歸集功能部分解決了中小銀行網點不足的缺陷,使用這一功能,客戶能夠及時地從其他銀行將資金搬家到中小銀行,這樣中小銀行既實現了低成本吸儲,又通過提高便捷性吸引更多新增客戶。相對而言,擁有存款、客戶、網點較多的國有大行顯然更擔心資金的凈流出,因此會設置“門檻”甚至關閉資金歸集業務通道來防守。(記者梁齡 實習生 高維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