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緊張 銀行理財收益普超5%
資金緊張未緩解 銀行理財收益普超5% 李湉湉/資料 吳比較/制圖
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的程度沒有絲毫緩解,多家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全線突破5%。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不僅多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普遍超過5%,就連一向“穩重”的工行,多款產品收益也超過5%。
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認為,在央行控制全年貨幣供應量、通脹預期重啟、高房價約束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資金緊平衡格局依舊難以改變,年內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的高收益特征仍將持續,建議投資者根據自身流動性要求配置不同期限的產品。
銀率網10月數據也證實了銀行理財收益全線突破5%。分期限類型來看,除小于1個月以內期限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略低于月末錢荒期間的收益水平外,其他各期限類型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均創全年新高。
投資期限小于1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9%,較上月下降2.26個基點;投資期限為1至個3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上升個5.51個基點至4.91%;3至6個月期限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4%,上漲3.55個基點;6個月至1年投資期限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33%,上漲3.06個基點。
在一家招行網點,證券時報記者發現,其理財產品收益基本都在5%以上,近日在售的兩款產品更是收益誘人:一款是7日開始發售的睿享12期12號理財,99天預期收益5.7%,10萬起售;另一款鼎鼎成金80號理財45天預期收益5.2%。“現在低于5%的收益,客戶不會買賬。”該網點客戶經理說。
在一向以收益率“穩健”著稱的工行網點,記者也覓得了多款收益超5%的產品。比如在售的工銀財富第115期產品,產品期限130天,預期收益5.1%;工銀財富一款72天產品,預期收益5%;工銀財富第222期產品期限157天,預期收益5.1%;工銀財富第156期產品期限299天,預期收益5.3%。中行在售的123天產品“中銀穩富”預期年化收益5.45%;“中銀穩富”114天產品預期收益5.10%;“中銀穩富”93天產品預期收益5%。此外,中行“中銀穩富”還有多個期限的產品收益都在5.3%到5.45%之間。
在建行網點,其“乾元-共享型”180天產品的預期收益也達到了5.05%。四大行理財產品中一向收益較低的農業銀行,也已經接近了5%的水平,其“金鑰匙·安心得利”89天和90天的產品,預期收益為4.9%。
證券時報記者綜合多家銀行網點信息和Wind數據發現,在高收益排行榜上,除了城商行和中小股份制銀行這一傳統主力軍外,交行、招商這樣的大中型銀行也不甘人后。
玉溪市商業銀行近日在售的“玉溪財富”系列,期限從35天到321天,預期年化收益從5.2%到6.5%,其中321天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達6.5%,在所有在售銀行理財產品中排名第一。哈爾濱銀行、交通銀行和渤海銀行并列第二,旗下分別有一款176天、280天和364天的產品收益達6%。渤海銀行緊隨其后,一款182天在售產品預期年化收益5.95%。此外,淮海銀行和興業銀行有收益5.8%的在售產品。招行金葵花客戶專享睿享1期99天產品預期收益5.7%。
(記者 李湉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