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到理財您改變了嗎?
儲蓄到理財您改變了嗎?
一周的工作結束了,趁著雙休日回家看望父母。父親拿出一張銀行存折對我說:“這是10萬元錢一年期儲蓄存折,昨天剛剛到期,你看看現在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好,買成銀行理財產品吧。”“成!”我爽快地答應著。
在接過存折的那一瞬間,我很高興父母有了理財意識,同時作為一名財經記者我更發現,如今,普通老百姓以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代替儲蓄的意識越來越強。
記者從首府各家銀行了解到,今天,老百姓開始不再滿足于存錢拿利息的生財手段,而是開始探索各種新的、更富魅力的投資渠道,其中人們對銀行理財產品更產生了極大興趣。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還記得,以前去銀行不外乎兩件事:存錢、取錢。
如今,雖然新疆的儲蓄余額不斷上升,2012年即突破了5000億大關,今年新疆儲蓄余額還將進一步上升。但是,荷包越來越鼓的老百姓已經不再只青睞儲蓄這種單一的方式,很多人的資產也在慢慢轉向銀行理財產品。首府某股份制商業銀行2012年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量接近200個,今年截至目前,該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已經達到300多個。
簡單算一筆賬就能發現儲蓄轉變為銀行理財產品的必然性。如浦發銀行發行天添盈理財產品,以5萬元投資金額計算,每天收益6.18元,是活期儲蓄的十幾倍,是一年定期儲蓄的近兩倍。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時,類似這樣的理財產品還具有流動性強,可隨時支取的優勢。
另外,現在的銀行也當起了市民的“理財軍師”。不少銀行都推出了“個人理財”業務,由專業人士根據市民個人金融資產的特點和要求,提供各種理財咨詢服務,如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都設立“個人理財服務中心”等個人理財機構,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這種變化中,為市民的經濟生活又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實習記者 鈕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