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雙節”現金流 高收益理財產品鎖定客戶
導讀:根據普益財富數據統計,上周61家銀行共發行了502款理財產品。從各類型產品預期收益率看,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為4.69%,外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為1.50%,組合投資類產品為4.86%,融資類產品為5.11%,結構性產品為5.52%。
眼看中秋、國慶“雙節”將至,需要真金白銀“打底”的銀行也蠢蠢欲動,想趁機鎖定大額的現金流,以完成月末和季末考核任務的“夾擊”。首當其沖便是推出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來吸引客戶。
放眼望去,各家銀行近期推出的理財產品雖然跟今年6月“錢荒”時動輒7%的超高收益率無法相提并論,但和7月、8月不溫不火的理財產品市場相比,預期年化收益率還算不錯,紛紛站上了5%的關口。
收益率重新破“5”
根據普益財富數據統計,上周61家銀行共發行了502款理財產品。從各類型產品預期收益率看,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為4.69%,外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為1.50%,組合投資類產品為4.86%,融資類產品為5.11%,結構性產品為5.52%。
記者梳理了8月份后三個星期及上周的銀行各類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情況后發現,其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節節攀升,分別為:4.54%、4.58%、4.66%、4.69%。
而進入9月后,各家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很多都已突破5%的大關。
光大銀行理財超市在售的理財產品中,投資期限高于6個月的產品,年化收益率均高于5.4%。興業銀行一款名為“2013年第36期A款”的產品,投資期限38天,預期年化收益率也達到5%。一向穩當的中行也湊熱鬧,該行日前在售的理財產品中,其中32款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其中年化收益率高于5%的產品達到21款。
不必等到月底再出手
僅僅在9月初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已經出現一次普漲現象,那么眼下的節點對于投資人而言已是最好的“獵食”時機了嗎?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不必再如往年等到月底出手,當前就可以根據自身計劃及時布局9月的理財計劃。“按照目前的趨勢,9月后段時間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會走高,但幅度不會太高,一些結構性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預計動輒可破6%。”浦發銀行理財經理崔志鵬表示,平穩的資金面使得與其關聯度甚高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可能繼續瘋漲,后期收益率水平將在高位波動。“對于那些投資風險和期限比較匹配的高收益產品而言,投資者可果斷出手,不必等到月末。”
據記者了解,目前眾多銀行除了布局以解9月末的資金之渴外,還有很多銀行已開始著手布局年末的資金問題。為了緩解年底的資金壓力,很多銀行目前在售的理財產品,其投資期限多為跨越2013年的“跨年產品”,因此,目前市場上多數收益率較高的產品,也多是這類投資期限在90天左右的品種。
只是需要提醒市民的是,這類常規產品,雖然收益率水平普遍高于5%,但對于很多對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人而言,期限依然過長。
對于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目前更多銀行推出的類似于貨幣類理財基金的品種,更值得投資。為了應對貨幣基金等產品的競爭,也區別于銀行傳統的超短期產品,這類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24小時的流動性管理,每天計算投資收益,且部分品種的收益率高于那些7天甚至14天的品種。
(記者 李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