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面難回寬松狀態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或下行
下半年資金面難回寬松狀態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或下行
近段時間,很多市民逐漸發現,區別于6月底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紛紛“破6”的情況,7月底,多家銀行新發理財產品的收益已經降至4%左右。縱觀7月份的理財產品市場,雖然收益率出現大規模下降,不過較4、5月仍保持優勢。
理財專家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穩定,但存在投資封閉周期,相對缺乏流動性。建議投資者盡量選擇募集期、回款期短的理財產品。鄭州晚報記者 倪子
市場分析:市場流動性有所緩解
李建功說,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6月份的普遍上揚,主要有以下的原因:首先,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異常緊張,導致貨幣市場利率飆升,上海同業拆借利率更是突破了10%,由此使各家銀行以高收益率的短期理財產品吸收資金,用于同業市場獲益或自身到期資產支付;其次,銀行年中考核時點的到來,使得各家銀行以高收益的短期理財產品吸收資金,展開攬儲大戰,推高理財產品收益。
“然而7月份銀行攬儲壓力釋放,市場流動性有所緩解,進而同業市場拆借利率、貨幣市場利率同步回落。不管是從銀行業務發展需求的角度,還是從理財產品投資標的的預期收益考慮,各家商業銀行都轉變了策略,增發中長期理財產品期限,并調低產品的預期收益?!崩罱üφf道。
投資建議:關注產品的募集期
“投資者面對這種起伏的投資環境,應該充分認清自己的投資偏好和資產特點。”李建功說,理財產品收益穩定,但存在投資封閉周期,相對缺乏流動性。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認清自身資產特質,規避流動性風險。例如,偏好流動性的客戶可以選擇短期的理財產品,但要考慮到產品的發行頻率,是否能夠有效銜接,避免產品到期后的空當期,以至于攤薄投資收益;預期資金閑置周期較長的客戶建議選擇中長期的理財產品,鎖定目前相對較高的收益率,不要盲目追逐超短期產品的高收益率,分割自己的投資周期,最終攤薄自身投資收益。
李建功表示,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有兩個“基礎法則”,即關注產品的“發行時間”和“募集期限、回款期”。一般來說,銀行月末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般高于月初。此外,募集期、回款期越短越好。
市場分析:收益下行可能性較大
進入7月份,銀行間市場主要期限的拆借利率明顯回落,銀行間流動性有所緩解,但央行堅持偏緊的貨幣政策,下半年資金面也不大可能回到前期的寬松狀態。因此,李麗表示,對于銀行理財市場來說,收益高漲不會持續太久,收益下行是必然的,但預計下半年也不會像4、5月份那樣低迷。
與資金利率回落相一致,上周銀行理財收益率延續下行態勢,尤其是短期產品繼續大幅下跌。整體來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水平仍與去年底相當,短期產品收益率甚至還偏高一些?!?月中下旬資金面面臨4000億元財政繳款的沖擊,此外還有上市銀行分行和月末因素影響,因此7月份的流動性依然不容樂觀。”李麗分析道。
投資建議:保本型理財產品更安全
鑒于此,7月底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繼續下行空間或許有限。李麗建議投資者不要只看高收益的表象,而要仔細研究理財產品的說明書,弄清楚其資金投向,問清風險所在。如果預期收益率相差無幾,保本型的理財產品更安全。
“比如說,市場上一些更高預期收益的結構性產品,這些產品與股票、匯率、黃金、利率等掛鉤,但由于投資標的波動性較大,風險也相應會加大,對投資者專業性要求較高,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投資經驗和專業知識,普通投資人不宜盲目參與。對于短期資金持有者而言,近期市場短期限高收益產品依然較多,仍可繼續關注。如果自身投資的短期流動性要求不高,應盡量購買期限較長的產品,在較長時間段內鎖定高投資收益?!崩铥愓f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