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糾結整改:八字方針出臺 行業面臨拐點
國務院提出金融業“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服務實體經濟及支持經濟結構調整指導意見;銀行業人士稱,下半年工作重點圍繞“八字方針”
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再發“細則”——《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表示將繼續穩健的貨幣政策、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引導銀行理財產品對接實體項目,再次表達改革的堅定決心。
這場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轉型大戲在6月下旬以一場危機的形式拉開序幕,也讓市場意識到這場改革不可避免。
6月20日,銀行間市場拆借利率曾一度超過高利貸,而央行以其強硬態度堅持“不放水”、“不給奶”,目的是逼迫銀行機構降低資金杠桿,把錢都從這些業務中挪騰到更需要資金的實體經濟中去。
這場在國外媒體看來“可控的金融危機”正在深刻影響著中國銀行業。
長期被寵的孩子面對突然嚴格的家長,措手不及?!拔铱催@次不是‘錢荒’是‘心慌’?!惫ば卸麻L姜建清此前表示。
教訓之后,銀行都收起了手腳,興業和民生已經明確表示將收縮同業業務?!啊煤迷隽浚P活存量’這八個字是下半年最主要的工作了?!币晃还煞葜粕虡I銀行人士稱。
然而,這對于長期以來嫌貧愛富、追求高利潤回報的銀行來說并非易事。
同業業務被聚焦
經過幾次倒手之后,張明把這筆房地產項目貸款“洗”成同業資產,并不會觸及信貸規模限制。
“這半個多月來,都在各方找資金,總行在摸底統計同業業務規模,收縮是肯定的,先把規模壓下來,降低高風險業務的比重。但是具體以后哪些業務不做了還沒有明確的說法。”
2012年開始做同業業務的張明。按照他的說法同業業務就是找項目、結交信托公司、跟同行搞好關系。
今年年初,張明給一個地產項目貸款包裝成一筆同業業務。按照監管要求,要是以房地產項目名義申請貸款不好批,于是張明找到一家信托公司,信托公司為該地產項目設立一個信托計劃。隨后,張明再找來一家充當過橋角色的另外一家農村商業銀行,這家銀行以理財資金受讓了地產信托計劃的受益權。張明所在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以自營資金從農商行手中,以認購理財計劃等形式獲得了上述信托的受益權,這筆資金被記在張明所在銀行的同業業務項下。
經過幾次倒手之后,張明把這筆房地產項目貸款“洗”成同業資產,并不會觸及信貸規模限制,同時也可大幅減低風險控制上的資本占用。只要有銀行愿意合作,這類融資要遠比傳統的貸款更容易獲得,同業之間互相過個橋很普遍。這就是這兩年瘋狂擴張的銀行同業業務模式之一,也是央行此次“教訓”市場的直接原因。
“房地產項目調控嚴厲,監管部門也一再強調房地產貸款風險,要求各家銀行控制,難道不怕風險嗎?”
“現在各家銀行都在擴張,每個業務員身上都背著重重的業務指標。雖然在調控,但是房地產項目對于銀行來說,風險還是可控的,即使房價下跌,也有抵押品在?!?/font>
不過,張明現在感到了壓力。清理同業業務,降低杠桿,變相的房地產融資項目首當其沖。張明最近半個月沒有開展新的項目。
早在2012年,銀監會就要求商業銀行對不規范的同業代付等業務展開整改,只是金融機構同業業務推陳出新的速度遠超過監管圍追堵截的速度。去年商業銀行買入返售資產高達55.2%增速,暴露了同業業務高速膨脹背后所蘊含的資產負債結構和流動性風險。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在參加2013陸家嘴論壇已經釋放整肅銀行同業業務的信號。尚福林稱,商業銀行的同業業務結構存在缺陷,相關政策正在研究當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