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理財產品巨虧后遺癥:中高端客戶或大量流失
(圖片來源:資料圖)
進入2013年年中,國內多家銀行曝出理財產品到期巨虧的消息,圍繞如何善后處理,各家銀行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業內人士指出,若銀行方面處理不當,則可能導致聲譽受損、客戶流失。擁有百年歷史的交通銀行正面臨類似的困境——交行旗下一款名叫至尊18號的高端理財產品,由于擅改投資方向導致虧損近20%,投資該產品的數百位交行高端客戶或因此將資金撤出交行。
投資者最后維權:將資金撤出交行
至尊18號的眾多投資者正在考慮將資金撤出交行,他們中有不少是與交行多年合作的高忠誠度客戶。
隨著交通銀行至尊18號理財產品在6月17日清算完畢,其凈值也定格在了0.8058,這意味著投資者最終虧損近20%的本金。
因為交行在至尊18號產品的前期操作過程中涉嫌私改投資標的、誤導銷售、信披延遲等違規問題,投資者拒絕接受這一虧損局面。6月前后,各地購買了至尊18號的投資者多次與當地交行分行進行溝通,要求補償本金及利息,銀行也曾做出一定讓步,然而雙方在責任認定上的巨大分歧導致數次協商均未達成一致。期間,雙方矛盾不斷激化。多名投資者前往上海交行總行舉橫幅維權抗議,同時亦有號稱警察的人到投資者家里砸門斷電,威脅辱罵。
目前,交行已同意在7月份對少量先期參與維權的上海投資者補償本金損失。但其他上千名全國各地投資者卻沒有得到同等補償。這一分化待遇進一步加深了投資者對交行的不滿情緒。多數維權投資者均表示,不會再購買交行理財產品,以后也不會再與交行往來,部分投資者已開始轉移在交行賬戶上的資金。
“這次被欺騙很受傷。” 來自深圳的投資者柳女士表示。此前,柳女士是交行的多年客戶,她與交行深圳分行及支行多名員工均非常熟悉,總行下來檢查或是紀委來廣東調查各大行的相關情況,柳女士均是作為客戶代表發言。交行每年的年飯、節日禮物及旅游等聯誼活動也沒落下過柳女士。
“交行做得不對,大方地承認,一視同仁的解決問題,以后還是銀行的VIP客戶,有好的產品繼續支持。交行現在這樣做,誰還會去信任他們。” 一位來自北京的投資劉先生表示,“把資金從交行撤出,這是我們目前能做到的力所能及的維權。”
至尊系列大面積虧損重傷沃德客戶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打算與交行終止關系的并不只是至尊18號產品的投資者。至尊系列產品大面積虧損;同時交行此前曾多次承諾發行新產品彌補投資者損失,但到期結果并不如意,“撤資風波”或牽連到更多交行中高端投資者。
據私募排排網7月2日數據顯示,交行發行的15款至尊系列產品,有10款產品處于虧損狀態。其中得利寶至尊8號的凈值為0.81;至尊9號的凈值0.75;至尊15號的凈值為0.52,虧損近五成;至尊19號為0.69。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