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扎堆買銀行理財產品 61家豪擲近80億
6月以來上市公司發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信息共計209條,涉及上市公司112家左右。其中中小板約70家,為去年同期8.8倍。如果算上5月份,今年兩月相加為去年同期的7.7倍。
在這些發布公告的公司中,南都記者選取了購買理財產品只數較多且公布信息較詳細的61家上市公司,6月以來合計向銀行理財產品輸血近80億。
在錢荒與季末考核的雙重壓力之下,不少銀行搶發理財產品進行攬儲,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水漲船高。而囿于國內投資渠道較少,或沒有合適的投資項目,上市公司“聞機起舞”,將大量“閑置”資金,頻頻砸向銀行理財產品,從而也觸動了廣大投資者的敏感神經。不乏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憂慮,擔心上市公司緊急輸血資本市場的同時,造成實業經濟貧血。
上市公司緊追銀行理財產品
進入6月份,資金面呈現高度緊張狀態,連日來資金利率不斷創下新高。雖無證據顯示,上市公司扎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與近期爆發的錢荒有直接關系,但據南都記者觀察,錢荒當口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熱情明顯高漲。
據南都記者不完全統計,6月以來上市公司發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信息共計209條,涉及上市公司112家左右。其中中小板約70家,為去年同期8 .8倍。如果算上5月份,今年兩月相加為去年同期的7.7倍。
在這些發布公告的公司中,南都記者選取了購買理財產品只數較多且公布信息較詳細的61家上市公司,6月以來合計向銀行理財產品輸血近80億。在錢荒當口,上市公司扎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無疑充當了造血機一角。
顯然這股熱情并未熄火,僅6月28日一天就扎堆發布多達12家。
從具體公司來看,有些額度頗為可觀。6月28日,怡亞通公告董事會同意全資子公司上海怡亞通購買低風險型銀行理財產品,累計總量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富安娜公告同意增加自有閑置資金投資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額度至3.1億元。
6月27日天奇股份公告合計使用不超過人民幣4 .7億元的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短期(不超過一年)低風險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長高集團公告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資金不超過1 .7億元、自有資金不超過5000萬元,共計2 .2億元擇機購買短期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天順風能公告公司使用不超過2億元人民幣自有閑置資金投資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有保本約定的銀行理財產品。
而此前額度較大的有,6月17日,眾生藥業公告同意使用不超過人民幣2 .5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購買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及使用不超過人民幣3 .9億元的超募資金購買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共計6 .4億元。6月21日,金螳螂公告合計使用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的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短期(投資期限不超過一年)低風險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并授權公司管理層負責辦理相關事宜。
佳悅通投資運營總監龍樹河對南都記者說,“很多上市公司募集了大量資金,但囿于投資渠道較少,或沒有合適的投資項目。而在錢荒與季末考核的雙重壓力之下,不少銀行搶發理財產品進行攬儲,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隨之走高,是上市公司獲利的輕松途徑。因此最近頻現上市公司扎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熱衷理財與違規理財同行
上市公司如此熱衷于銀行理財產品,無疑與近期特殊的市場狀況有關,銀行理財產品高漲的收益率是重要吸引力。
從投向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來看,多集中在4%-7%之間。少數產品年化收益率僅僅高于2%。比如通達動力就購買一只無固定限期的保本浮動收益性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只有2.3%。以及浙江美大購買一只12天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最高年化收益率2 .7%。不過亦有不少上市公司選擇較高回報率的理財產品,如英飛拓購買的一只15天保本浮動收益型年化收益率為7%;千紅制藥購買的一只34天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39%。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