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中國不缺銀行 金融行業需要攪局者
未來的金融有兩大機會,一個是金融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互聯網;第二個是互聯網金融,純粹的外行領導,其實很多行業的創新都是外行進來才引發的。金融行業也需要攪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進來進行變革
金融生態系統主要特點應該是開放。中國的金融監管過度,美國則監管不力。監管過度會讓生態系統變成一個農場,想種什么種什么,不想種的永遠進不來,但真正的生態系統一定是開放的,百花齊放。對于中國金融業來說,讓更多人參與比多發幾張牌照顯得更重要。
風險永遠存在,但是我們必須用創新的方法解決風險,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目的是解決生活問題、商業問題和商貿問題。我跟很多人一樣以前抱怨很多,說金融這不對那不對,后來了解多了發現,人家也沒辦法。中國的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服務了20%的客戶,我看到的是80%沒有被服務的企業。把他們服務好,中國經濟巨大的潛力就會被激發出來。我們必須用新的思想、新的技術去服務他們。這可能是中國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巨大前景所在。
未來的金融有兩大機會,一個是金融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互聯網;第二個是互聯網金融,純粹的外行領導,其實很多行業的創新都是外行進來才引發的。金融行業也需要攪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進來進行變革。
有時候我們認為,我可以做得更好,因為不懂,而世界往往是被那些不懂的人搞翻天的。所以,開放首先是思想開放,不是政策開放。只有思想開放,才可能有技術開放、政策開放。
中國不缺銀行,但是缺乏一個對10年以后經濟成長承擔責任的金融機構。今天的金融,確實做得不錯,沒有今天的支撐20%客戶這樣的金融機構,中國的經濟30年來不可能發展到今天。但是靠今天這樣的機制,我不相信能夠支撐30年后中國所需要的金融體系。很多問題不是今天造成的,而是歷史造成的。我們很難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改變未來。今天做準備,10年以后才有機會。今天我們引進開放,可能會有問題,但是今天的問題就會變成10年以后的成績。
所以,我作為一個外行者,一個不懂金融的人,對金融好奇,不是因為它能掙多少錢,而是因為它可以讓很多人掙錢,可以讓很多人發生變化。我希望外行人能夠參與這個領域,不僅僅是來攪局,而是共同創造一個未來。金融是為外行人服務的,不是自己圈里自娛自樂、自己賺錢的。(謝衛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