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信社資不抵債停業清算12年 三億存款償還存疑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城市信用社2001年6月由于資不抵債被停業整頓,原本3個月清算整頓工作就該結束,卻拖了12年,到現在清算工作仍在繼續,高達3個億的企業存款清償遙遙無期。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調查。
一個債權人:追回300萬就獎勵60萬
去年11月,一條“60萬求能人求真相”的微博被轉發上萬余次。博主趙峰在微博上稱,自己在河北省藁城城市信用社擁有逾300萬元債權,但該信用社因無法收回巨額貸款而停業,存款單無法兌現。如果有人能幫他拿回300多萬元的定期存款,他愿意給付60萬元獎金。
據趙峰介紹,1999年至2001年,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在藁城城市信用社存款本金共計328.86萬元。2001年6月,藁城城市信用社因資不抵債被停業整頓,這筆存款就一直沒有能夠兌付。
2012年3月,中國人壽保險河北分公司通過北京金融交易所掛牌轉讓藁城城市信用社這筆債權,5月由趙峰拍得并簽下了合同,成為了這筆巨款的合法所有者。
“在購買了這筆債權后,我咨詢了一位律師朋友,他告訴我單位存款也是存款,沒有理由不予兌付。”
但事情并不像趙峰想的那么樂觀。
趙峰說,摘拍以后不久,他就趕往藁城市,想清除這筆存款。到了城市信用社原來的辦公場所,發現信用社早已停業關門。他得知藁城市財政局成立了藁城城市信用社市場退出清算小組。于是來到了財政局,找到了清算小組成員,要求償還這筆存款。小組人員告訴他,他們只是負責清理的具體工作,怎樣償還說了不算,讓他去找財政局分管此事的一位副局長。
分管副局長告訴趙峰,他對這個清理的存款也不清楚,讓他去找藁城市分管的副市長。找副市長無果后,趙峰隨后又多次打市長熱線,但一直石沉大海,他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之后一年多的時間內,趙峰多次往返于老家徐州與藁城,但他得到的答復大同小異:第一,這筆款目前兌現不了;第二,何時兌現,無法給出具體日期。
“后來我想通過法律途徑來保護我的合法權益,就聘請了律師來調查信用社的相關情況,但發現信用社的工商檔案已經被注銷掉,導致沒有訴訟對象而無法起訴,因此我只能等。”
信用社資不抵債停業清算12年
公開資料顯示,河北省藁城城市信用社是1988年4月經原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分行批準,由藁城市財政局發起組建。2001年6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批準實施停業整頓。
在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下發給藁城城市信用社的停業整頓決定書中,信用社停業整頓的原因是“經營管理不善,違法違規經營,發生嚴重虧損,資不抵債,不能按時支付到期債務”,停業整頓期限定為3個月。
據藁城市政府門戶網站“藁城之窗”的消息稱:在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批準藁城城市信用社實施停業整頓后,當地迅速成立了藁城城市信用社停業整頓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兩位副市長任副組長,市政府辦公室、人行、信用聯社、財政、信用社、各商業銀行、公檢法、監察等有關單位負責人任小組成員,到2001年7月11日,藁城城市信用社停業整頓工作順利完成。
但是,12年后,包括趙峰在內,多家企業存放于藁城城市信用社的約3億元存款至今沒有清償。
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驅車來到藁城市實地采訪發現,藁城城市信用社原營業地址就位于藁城市財政局一樓的沿街門面,現在已成為另一家銀行的營業大廳。在藁城市財政局的3樓辦公室,藁城城市信用社市場退出清算小組會計劉米山接受了采訪。
劉米山說,根據相關政策,被撤銷的金融機構清算財產首先應當支付個人儲蓄存款本金和合法利息,在支付完個人儲蓄存款的本金和合法利息后,清算的剩余財產繼續清償法人和其他涉及組織的債務。目前,藁城城市信用社對個人儲蓄這部分已經償還完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