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間資金面驟緊令人憂 流動性風險值得警惕
月初至今,受準備金補繳、外匯占款下降預期、債市監管升級和端午節前資金備付等因素影響,銀行間資金利率節節攀升,短期流動性幾近枯竭。
當日,上海隔夜同業拆借利率大漲231.2個基點至8.294%,各期限同業拆放利率全線攀升,資金面驟緊令人擔憂。
新債發行流標
來自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7日中午11時30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全線攀升。其中,隔夜、1W、2W、1M品種分別大漲231.20BP、152.00BP、249.80BP、125.15BP,行至8.2940%、6.6570%、7.7400%和6.3415%的高位。
“銀行間市場今天究竟有多缺錢?且不提SHIBOR再創新高,A股亦因此再度掉頭向下大跌。”一位商行交易員無奈地表示:“今天的市場已經瘋了,大家只借錢,不談價格!”
順德農商銀行固定收益研究員宋球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就個人了解到的情況來看,資金面嚴重‘脫水’甚至使得部分商業銀行出現了違約事件,6日不少交易員直到收市前最后關頭還在試圖借錢,這也加重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資金面驟緊加劇的“犧牲品”,中國農業發展銀行6日招標的200億元6月期金融債慘遭“滑鐵盧”,最終僅獲得115.1億元的認購,投標倍數為0.576倍,出現罕見流標。
華龍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牟治陽告訴記者,“這都是資金面惹的禍,6日隔夜SHIBOR跳漲了136個基點,大家都忙著去借錢了。”
業內人士普遍判斷,前瞻性地看,無論是銀行間還是實體經濟,資金面邊際上趨緊的拐點正在逐漸出現,尤其是銀行間市場。在此情況下,現階段資金面料對債市形成明顯利空。
公開市場輸血千億元
需指出的是,盡管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規模較大,且當周實現流動性凈投放1600億元,但這對目前的資金面來說,無疑顯得“杯水車薪”。
“本周,資金緊張程度明顯超出了市場預期,各機構對未來資金面的判斷更趨謹慎。”宋球紅認為,造成目前流動性深陷困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外管局此前要求商業銀行根據外匯貸存比補充外匯頭寸,限期為6月底,這部分頭寸補充收縮銀行間資金約2000億元,可能在6月的影響最為顯著。
其次,在美國QE縮量預期下,近期海外市場發生變化,美元逐漸走強,令人民幣升值預期有所減弱,新增外匯占款規模的下降幅度很可能超出市場估計。
再者,由于監管加強,理財與自營之間不能交易,季末理財續接存在技術上難度,機構對此情況應對經驗不足,也有可能導致提前準備頭寸,資金融出意愿下降。
不僅如此,6月5日例行的銀行準備金補繳、端午節假期造成的備付壓力,以及商業銀行季末、年中考核,均是觸發資金面緊繃的重要原因。
“預計伴隨節后資金的回流,銀行間資金面壓力能得到一定的舒緩。”有券商交易員判斷,“但下階段仍需防范因監管措施(金融風險、約束套利行為)升級可能導致的資金面波動加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