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蔚華的招行人生
對媒體來說,銀行是最難采訪到的機構之一,銀行高管似乎就更神秘,很少在媒體面前露面。而馬蔚華是個異類,他是國內銀行中任職時間最長的行長,也是最高調的銀行行長,經常出現在各種會議、論壇、展會、慈善秀等活動中,像明星一樣被媒體追逐著。
馬蔚華退休的消息一出,媒體報道鋪天蓋地,記者在兩天內就看了大約10萬字的報道。14年來,馬蔚華的名字與招商銀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儼然是招行的一個明星招牌。他帶領招行一步步壯大,功不可沒;他眼光獨到并具前瞻性,眼下最流行的互聯網金融、私人銀行、小企業貸款等業務,都是招行先行先試。
如今,后發制人的同行們已快馬加鞭,直追招行,讓馬蔚華倍感“壓力山大”;而來自大股東招商局集團方面的壓力,也讓馬蔚華感到再做改變,有心無力。
也許,64歲的馬蔚華,真的該好好歇歇了。
走在時代前面
到2009年,招商銀行已經完成了成立22年戰略“三步兩轉”中的“三步一轉”,即業務網絡化、資本市場化、發展國際化及始于2004年的第一次轉型。那一年,馬蔚華在招行已經整整干了10年,馬蔚華說:“我從學校畢業后去過很多地方,也當過官員,但直到來到招行,我才覺得終于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愿意心無旁騖地去經營招行?!?/font>
1999年3月,馬蔚華正式擔任招商銀行行長。彼時的招行只有1000多人,全國只有100多個網點,與龐大的國有銀行相比,網點簡直少得可憐。馬蔚華上任后,在全國不斷擴大網點的同時,將互聯網變成了招行最大的競爭優勢,構建了“水泥+鼠標”的業務服務網絡。
1999年9月,招行推出了“一網通”,率先在全國啟動網絡銀行服務。同年11月,招行經人民銀行批準開展網上個人銀行服務,成為全國首家開展在線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
如今,電子銀行、網上銀行、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已經遍地開花,此時回頭看招行,不得不佩服馬蔚華前瞻性的眼光。馬蔚華說:“當初我們通過網絡銀行,還篩選了一批高端客戶,由于招行網點少,低端客戶都不愿意選擇招行,都跑到大銀行辦業務。而十幾年前就開始用網絡銀行的那些人,大多是城市白領、有錢人,所以招行通過網絡銀行積累了很多高端客戶?!?/font>
業務網絡化的第一步走出去后,招行于2002年4月和2006年9月分別在深交所和港交所掛牌上市,實現了第二步——資本市場化。而招行的第三步——發展國際化走得異常艱辛。馬蔚華剛到招行,就已經開始規劃國際化路徑,他說:“走國際化我第一個瞄準的就是華爾街,因為在大家心目中,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代名詞,是實現財富的夢想天堂。”
然而,走進這個全長只有500米的金融王國,馬蔚華花了整整9年時間。因為自1991年美國實行《加強外資銀行監管法》后,外國銀行進入美國幾乎成了不可實現的夢想。9年來,馬蔚華輾轉于深圳和紐約之間,用了4年時間設立了招行美國代表處,又用了5年時間才叩開了華爾街的大門,設立了招行紐約分行。
招行在“三步走”的同時,于2004年開始了第一次轉型,致力于加快發展零售業務、中間業務和中小企業業務。當時,大多國內銀行還是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F在來看,無論從監管層還是大、中、小銀行,都已經意識到轉型的必要,各家銀行都在削弱傳統業務,增加零售業務、中間業務、同業業務、小微貸款等,而招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最好的零售銀行。從這一點來看,馬蔚華的決策仍是超前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