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稱理財巨虧因未趕上中航系定增 客戶擬起訴
近日,本網跟蹤報道的交行得利寶?至尊18號理財巨虧的事件有了最新進展,針對數十名客戶的上訪信件,交通銀行在昨日給出官方回復,稱因客觀原因未趕上中航系定向增發,理財產品投資報告每個季度也都有,另外交行已經退回了2%的產品管理費。
對于交行給出的官方答復,投資人代表們表示難以接受,并當場又向交行工作人員提出了10余個問題。投資者對記者表示,如果能和解當然最好不過,但是如果交行一味敷衍,他們將采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只字未提擅改投資標的
10.8億規模的理財產品巨虧20%是否存在違規問題和交行是否應該承擔責任的核心問題就在于投資標的的更改是否合規。依據交行北京分行負責人的說法,之所以沒有投資中航系的股票是因為客觀原因未趕上。
記者翻看2012年5月六禾投資有限公司的更改標的說明中看到,2011年5月時點上的中航定向增發項目儲備說明中明確寫明,中航動控定增已通過證監會審核,中航三鑫定增已通過董事會預算,成飛集成定增已完成,因此未趕上。六禾投資有限公司為至尊18理財產品的投資顧問,然而投資者表示,產品路演時這些情況并沒有及時說明。
投資者王女士則直言,標的什么時候改的,交行必須給一個明確的答復,交行什么時候知道更改標的,也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告知。對于交行總行的這個解釋,在場的幾位投資者代表都認為過于官方,不能認同。
兩個理財產品運作不明
得利寶?至尊18號產品分兩期銷售,分別為至尊18-1和18-2,雖然兩只產品相差1個月進行募集,但兩只產品最終投向同一標的,業內人士稱,這有可能就是銀監會所明令禁止的資金池運作型理財產品。
投資人告訴記者,他們當中很多人認為,錯過了投資期或許就是因為一期募集資金規模不夠,結果募集二期以后時間沒趕上定向增發,“一期和二期到底是一個產品還是兩個產品,募集資金是什么情況,清算是什么情況,我們都需要知道”,王女士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據了解,交行稱5月17號開始資金清算,然而到現在仍然沒有完整的清算報表,有投資者對此非常的不滿意,“或許交行在有意的拖延”。交行則表示將會盡所能將款項分配到每個投資人手里。
產品設計存在缺陷
產品有虧有賺是正常的,但是虧損多少卻可以控制,交行這兩款產品的收益率為0-100%,但是如此高風險的產品卻沒有止損機制,實在很難讓人懷疑其設計邏輯不存在缺陷。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師李晹告訴記者,信托產品一般風向較高,其在設計時就必須設計止損條款,此外投資顧問、信托公司、銀行都會對產品有一個監督的過程,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風險。
銀行業內人士則表示,產品無論虧損還是盈利在每個時點都應該有書面或者電子版本的投資報告交到投資者手中,對于風險很大的產品,應該設立提前終止條款,目前來說,這方面外資銀行做的較好。
上述交行北京分行負責人表示,針對投資者沒有按時收到投資報告的問題,交行在系統內將會自查,如果是理財經理失職,交行也將有自己的管理辦法。
維權并非易事
走出交通銀行北京分行的大門,中國經濟網記者又跟隨幾名投資者來到了中國銀監會信訪辦,希望將這一事件傳達給第三方監管。
然而,信訪辦的工作人員給出的答復令人有些沮喪,她稱“理財產品這類糾紛,需要投資人郵寄信函給交通銀行,如果交通銀行在60個工作日內沒有給出回復,銀監會才可以進行督促,交通銀行總行是這起事件的最高行政單位,如果投資者不滿意結果只能提起訴訟!”。
“自身出了事情,又自己給解決結果,總行是最高的行政單位,那又有誰來管理總行呢?”,投資者們十分不滿。
據了解,這起涉及上千人的理財巨虧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不斷的有投資者加入維權陣營,而由于這款理財產品只售賣給高凈值客戶,最低50萬投資起步,因此這數千人也是交通銀行的優質客戶,如果失去了這些客戶的支持,或許對交通銀行將產生長遠的影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