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明任中信銀行董事長 常朱時代面臨多重考驗
5月28日晚間,中信銀行(601998.SH)公告稱,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選舉常振明為中信銀行董事長的議案,該任命仍待銀監會的核準。
這一任命在市場預期之內。繼2012年朱小黃出任中信銀行行長完成行長一職調整之后,中信銀行將迎來“常朱時代”。
今年以來,在朱小黃的操刀下,中信銀行開始對各個業務部門進行了分類、合并,以加快對市場的反應能力,同時還提出了“大零售銀行”的轉型目標。不過中信銀行能否在“常朱時代”實現彎道超車,仍面臨多重考驗。
金融界圍棋高手
出生于1956年的常振明是金融界的圍棋高手,上世紀70年代曾是國家圍棋隊的一員,1982年被認定為圍棋七段。
1983年,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之后,常振明進入到中信系統工作,此后獲得美國紐約保險學院工商管理碩士頭銜。常振明在中信系統工作期間歷任中信實業銀行行長助理、副行長,中信證券董事長,中信集團公司常務董事、副總經理。
2004年,常振明轉戰建設銀行,任建行副董事長、行長、黨委副書記等職務,其間推動了建行的上市。兩年之后,常重返中信集團,2010年出任中信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正式執掌中信集團。如今,在中信銀行董事長空缺的情況下,常振明的出任在市場的預期之內。
常振明在中信系統工作接近30年,執掌中信集團這一中國金融控股試驗田的公司,常振明對證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業務有著敏銳的判斷力,亦擁有豐富的銀行管理經驗。2011年12月,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原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在2010年,中信集團就已經開始啟動整體的上市計劃,不過2011年的H股上市計劃落空。今年兩會期間,常振明表示,中信股份考慮海外上市,主要計劃在香港,并準備了多種方案。中信股份成立于2011年12月,中信集團以絕大部分經營性凈資產作為出資,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280億元,法定代表人常振明。
“常朱時代”的考驗
近年來,中信銀行在股份制銀行中的排名,經歷了較大的滑落。今年一季度中信銀行的多項指標在前五大股份制銀行中,排名末端,而前幾年中信銀行在股份制銀行的排名在前三名。
隨著常振明擔任中信銀行董事長一職即將落定,中信銀行將開啟“常朱時代”,面臨的是該行的轉型推進。
“今年以來,中信銀行進行了一系列機構調整,在適應市場、調整資源配置方式的正常范圍內,希望通過機構調整,加快我們對市場情況的反應能力。”在昨日的股東大會上,朱小黃稱。
對于中信銀行的轉型目標,朱小黃提出了推進“大零售”銀行發展,在股東大會上,朱小黃亦表示在零售業務條線上,可能會增加一些人員。
任職建行期間,常振明曾提出,提高銀行的風險和回報管理能力是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曾擔任建行首席風險官的朱小黃對銀行的風險管控也尤為敏感。
銀行的資產質量在2011年開始就受到市場關注,區域性的不良波動也牽動銀行的風控神經。朱小黃稱,目前中信銀行已經發現和清理暴露出來的風險問題,但是并沒有突破年初制定的資產質量管理計劃。今年之內會否發生一些波動性的變化也難以預料。
2012年,中信銀行提取貸款減值準備128.04億元,比上年增長123.3%,大幅增加撥備的計提導致了該行的盈利增速低于1%。“如果整體不良資產的控制能夠實現我們的目標的話,對年初制定的利潤計劃不會有本質影響。”朱小黃稱。
銀行今年面臨的挑戰還有新資本管理辦法的實施,對銀行資本金的要求提高。中信銀行今年一季報顯示,期末資本充足率為12.13%,比上年末下降0.29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35%,較上年末有所上升。
股東大會上,朱小黃表示,中信銀行對資本充足率進行過壓力測試,現有的資本充足狀態將維持到2015年。不過未雨綢繆,朱小黃透露中信銀行希望在2014年下半年擇機發行200億次級債作為資本重組的銜接。
銀行業面臨多重壓力的背景下,中信銀行亦不能夠幸免。常振明與朱小黃的搭配,是否能夠幫助中信銀行收復失地,仍待市場和時間的考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