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或再提速 中小銀行承壓
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提速正當其時。5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其中明確指出“要穩步推出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措施”。此舉也被市場解讀為“再次吹響金融市場化改革號角”,意味著“兩率”改革進入加速通道。
利率匯率浮動范圍或再擴大
去年6月,央行對銀行存款利率出臺了新的政策,銀行存款利率可在央行規定的基準利率上有所上浮,最高為基準利率的1.1倍。一年之后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穩步推出利率匯率市場化,意味著存款利率還將有所上浮。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利率的上浮空間可能會增大,范圍可能從10%提升至20%甚至30%,達到一種基本的市場化。
隨著人民幣對美元一段時間來持續創新高,并多次觸及波幅上限。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4月中提到,計劃再次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幅限制。而多數業內人士也預計,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幅上限可能由現時的1%擴大至2%,而且有機會在短期內成行。
日前,外匯局出臺針對異常資金流入的新規,在渣打銀行看來,這一舉措無疑給擴大人民幣波幅提供了時間窗口。郭田勇認為,金融改革對內主要是利率市場化,對外則是匯率市場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而利率市場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今年可能獲得實質性突破。
中小銀行或再度承壓
首次擴大存款基準利率上浮區間后,國內銀行在面對存款競爭時采取了“簡單上浮”,反映出定價能力不足的現狀。而后公布的2012年年報和2013年一季報更顯示出利率市場化對銀行賺錢能力的打擊。如果存款利率上浮區間進一步擴大銀行業會否遭遇更大沖擊?
德勤近期發布的“中國利率市場化之影響與應對策略”報告稱,利率市場化促使銀行同業間開展直接價格競爭,如何最大限度地吸收存款,防止因資金流失而造成的流動性風險,將成為銀行面臨的問題。
德勤中國金融服務業主管合伙人王鵬程表示,在利率市場化的情況下,存貸款利率的定價是銀行在存貸款市場勝敗的關鍵因素。目前多數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基礎仍然較弱,商業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定價能力有待提升。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精細化的定價管理,并推進系統改造是銀行面臨的重要挑戰。
王鵬程認為,大型商業銀行具備規模大、網點多、知名度高等方面的優勢,而資金和客戶充足、存貸款定價和資產負債風險管理也更加完備,因而中小型銀行比大型商業銀行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兩率改革推進時機有待考量
當前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較好時機,應找準時機,繼續積極推進。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在今年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大幅放緩、不良資產上升、中間業務尚未完全發展起來的背景下,要繼續上浮存款利率需要慎重考慮。連平建議,如果存款利率整體上浮面臨較大壓力,可以在存款的品種上進行考慮和選擇,挑選大額、長期的品種,如3至5年的定期存款等品種來進行嘗試,對部分品種的存款利率實行上浮。
對于匯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專家認為,在人民幣匯率日益接近均衡水平的趨勢下,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出現分化,人民幣匯率表現出明顯的雙向浮動特征,這是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良好時機。可適當加大匯率市場化改革的力度,提高浮動區間,同時加快資本項目對外。 (記者 馬文婷 高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