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易會滿接棒楊凱生執掌工行 銀行未予置評
繼65歲的馬蔚華辭任招行后,中國銀行業又一桿“老槍”昨天也傳出退休的消息。據媒體報道,現年64歲的楊凱生已獲監管層批準不再擔任工商銀行行長,繼任者已鎖定現任工行副行長,49歲的易會滿。而該行另一位副行長李曉鵬也傳出將轉任中投公司監事長。對此傳聞工行新聞處昨天未予置評,僅表示高管人員的變更需要經過董事會及股東大會等相關程序審議,而近期該行沒有召開臨時董事會或股東大會的計劃。按照計劃,下月7日工行將舉行2012年度股東大會,屆時工行新老兩任行長是否會進行交接,值得關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在4大國有銀行中,工商銀行是管理規范、業務發展最良好的,而這確實與姜建清、楊凱生2位搭檔10多年的穩健和專業分不開。
楊凱生時代工行獲得飛躍發展
1985年,36歲的楊凱生加入工行,20年后,56歲的楊凱生成為這家中國最大商業銀行的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和行長。
楊凱生任上這8年,是工商銀行發展取得歷史性飛躍的時期。他與現任董事長姜建清搭檔,率領工商銀行成功完成股改上市、市場化經營,并在此后幾年內將工行發展成為全球市值最大、資產規模穩定、國際化勢頭發展良好的商業銀行。他在任期間,工商銀行的資產規模由6.45萬億增值17.54萬億,增幅171.67%;而該行凈利潤則從374億元猛增至2385億元,增幅高達537.7%。在靠規模拉動業績的中國銀行業,以工行巨大的體量取得這樣的成績,與行長楊凱生帶領的工行管理層的專業能力有著重要的關系。
翻閱工商銀行歷年的年報可以發現,幾乎每一年該行都有許多重要而富有遠見的決策被提出和實施,如電子化戰略、海外并購、內部管理風控等;而對于將離職的楊凱生,在工商銀行內部乃至整個銀行業界均有著極高的口碑;而據工行內部人士回憶,楊凱生本人非常謙遜低調,對外界不時傳來的好評總是一笑置之。但在工作中,楊凱生對于問題的敏銳洞察力和非常專業的業務能力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曾當過楊凱生的下屬回憶,“每次楊行長會簽文件,字數不多,但字字珠璣,都能點得很到位,而且看事物眼光很準……他性格也比較直率,有些問題我們委婉地跟他匯報,他能直接就把問題說出來。”
“易時代”被寄予厚望
與楊凱生相比,今年49歲的易會滿小了16歲,但“行齡”卻一點也不少。公開資料顯示,易會滿也是1985年就加入了工商銀行,歷任該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長,江蘇省分行副行長、行長,北京市分行行長等職,自2005年10月起成為該行高級管理層成員,2008年起任工行副行長。
對這位被稱為從基層成長起來的金融高管能夠順利接掌工行,外界顯得頗為意外,但在工行內部人士看來,易會滿具備扎實的業務實力與豐富的從業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得到現任董事長和行長的雙重“保薦”,這成為他在眾多潛在競爭者中最終勝出最強有力的支撐。
據媒體援引銀監會資深人士的評價稱,易會滿“本是浙江人,又有多年在民間金融發達的江浙地區基層工作經驗,其主管的部門又都是競爭最激烈的前臺營銷部門,對商業銀行競爭體會更深,尤其主管電子銀行、運營管理等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更是深有體會,與年過六旬的姜建清搭檔更有利于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加強創新,這對工行來說是利好。”
而在工行內部人士看來,易會滿與董事長姜建清、行長楊凱生并列,是該行內部公認的業務能力最強的領導。“之前傳易會去中國銀行,我們還說這下有利于中行了,他雖然學歷不高,但很神奇,腦子靈活,思路清晰,能力極強,這次他留在工行,我們是最樂意見到的。”有工行中層人士昨天表示。
據了解,易會滿一直倡導信息化銀行,信息整合、開放、共享、聯動,并倡導中國銀行業應早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轉型之路。他多次強調,“只有持續的轉型,才有商業銀行持續的競爭力。”
(記者 李鶴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