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幣結算3年增5倍 銀行搶食跨境金融蛋糕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布數據,一季度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1萬億元,同比幾乎翻番,而過去三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額已增長近五倍。跨境業務飛速增長以及蘊藏其中的可觀收益,已令其成為銀行人士眼中新的、正在不斷膨脹的“大蛋糕”,成為各商業銀行下一步發展的“必爭之地”。
自2009年7月啟動試點以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范圍在兩年內擴大到全國,業務額呈現爆發性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10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約為5063億元,接下來的2011年這一數字就已快速攀升至2.08萬億元,2012年則已接近3萬億元。
與此同時,截至2012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已經與18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簽署總額達到1.6萬億元的雙邊本幣結算協議。
這一發展速度,大大出乎業內人士最初的意料。一位外資銀行高管曾在2009年接受記者采訪時預計,到2015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年業務金額將達1萬億元,而這一數字,早在2011年就已被大大超過。
跨境業務的快速增長令商業銀行從中大大受益。以跨境業務穩居股份制銀行前列的招商銀行為例,年報顯示,2012年該行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達到1689億元,同比增長48%,跨境外幣存款余額222億美元,同比增長56.46%;多項跨境金融產品手續費收入實現倍增。
一些緊隨其后的銀行增速也頗為突出。浦發銀行有關人士近日透露,今年一季度,該行國際結算業務量增幅超過50%,跨境人民幣結算增幅則超過120%。
記者采訪獲悉,銀行跨境金融服務能有效幫助“走出去”的企業打通境內外障礙、實現信用資源的跨境傳輸和配置,目前中資銀行開展的業務既有為企業海外并購提供的過橋融資、也有為貿易型客戶提供的降低融資成本和鎖定匯率風險等增值服務、還有境外工程承包類客戶提供的中長期信用擔保和項目融資……
“從宏觀環境、市場需求、金融市場發展的趨勢來看,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跨境金融服務具有愈來愈重要的意義。”招行副行長唐志宏表示,國內銀行應進一步強化跨境金融產品創新,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促進經濟與金融秩序平穩發展。
業務以及收益快速增長令跨境金融服務成為各大銀行必爭之地。招行內部人士透露,“跨境金融”發展已上升到該行戰略高度,依托其收購的永隆銀行等境外機構、離岸金融與境內分行構建的“三位一體”跨境金融平臺,意在建立新競爭優勢和新的利潤增長點。
交行則于日前與匯豐就跨境人民幣業務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加強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跨境支付、跨境貸款及投融資業務、資產托管和基金業務、跨國公司現金管理等領域的合作。
在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馮紅看來,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迅猛,但相配套中資銀行海外網點、人員布局已落后于需求。“加快海外平臺建設已刻不容緩。”唐志宏說,中資銀行一方面要加快海外網點設置,另一方面可多拓寬與海外其他銀行的合作渠道。
唐志宏并表示,商業銀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矛盾,社會融資模式發展演化將進一步促動利率市場化進程、促動建立多層次競爭性的金融體系、促動企業融資渠道的全球化,商業銀行應當調整自身的經營戰略,以更加開闊的全球化視野來支持社會融資結構的轉型。 (華曄迪 羅宇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