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銀行自查債券代持 業內稱監管層正制定新規
隨著債券灰色利益鏈的曝光,包括銀行、券商、基金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及高管陸續被調查。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北京、上海等地的券商固定收益部門都在協助債券交易排查范圍內,而部分銀行也牽涉其中。同時,一些中小銀行已經展開內部自查,對可疑債券交易進行情況說明。
業內人士表示,在債券的違規交易中,機構往往通過“丙類戶”交易,常常會有利益輸送伴生。由于屬于“桌下交易”,一直游離在監管之外?!敖涍^此次事件之后,監管層已在制定相應的新規,對參加債券交易的資格重新限定,并加大了違規處罰力度。”
代持隱蔽性很強
“債券交易私下約定價格和回購,目前暫時沒有法律上的限制。雙方約定好之后,通過掛牌點對點過戶,價格也是私下商量的,可能偏離市場。”北京一家證券公司債券交易員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做法不少見,往往交易的具體信息也不公開。
他認為,債券交易目前最大問題是利益輸送,涉及返點和低買高賣等一系列操作。這種做法是以犧牲了金融機構的利益謀私,但查處卻很難?!白龇ê芏?,隱蔽性也是很強的。”
其實,近來監管層的核查風暴就是針對于此。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執行總經理楊輝遭到調查,或涉嫌與某東部沿海省份的城商行債券交易員私下勾兌,從該城商行低價買入債券,然后轉手高價賣給該城商行實際已洽談好的下家,賺取無風險收益。4月17日晚間,《東方早報》稱齊魯銀行金融部徐大祝也被公安調查拘留,或涉及債券代持中的利益輸送。
“債券市場價格的透明度其實不高,所謂的市場價格都是一個參照。所以,交易中低于市場價格賣出和高于市場價格買進,都看不出利益輸送。”上述債券交易員說,通常情況下,銀行都是最大的交易方,而券商、基金往往在其中扮演的是中介角色。
“另外一種是通過代持養券模式。在該模式下,券商、基金一般都是幫助銀行做代持方,由于代持會產生一定的收入,同時有私下回購協議做保證,券商和基金對于風險不會擔心。但是,銀行目前卻少有幫助金融機構代持,因為去年有很多投資公司回購違約,銀行承擔的風險要相對高一些?!鄙鲜鰝灰讍T說。
核查向銀行蔓延
昨日據報道稱,在齊魯銀行金融部徐大祝被公安調查拘留之后,國家有關審計部門在16日和17日已約談一家政策性銀行和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了解相關情況。
除了齊魯銀行之外,市場傳言招商銀行的員工和北京農商行的員工此前都曾被調查過。但是,北京農商行和招商銀行均否認此事。
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稱,“目前投行部門領導沒有變化。”
相關報道稱,有關部門派出的調查組上周起已進駐上海、北京、江蘇等地多家券商固定收益部門,要求協助調查部分債券交易流向,排查是否有大宗債券在“丙類戶”實現不當獲利的情形,某城投債已被納入重點檢查范圍。
另據《經濟參考報》稱,上海市公安部門16日對某銀行上海交易中心和某券商固定收益部進行了調查,并且上海證監局已令轄區內證券公司,上報各家券商債券代持的情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