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銀行有意壓縮個人房貸業務
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等個別銀行“有意識地壓縮”個人房貸業務
房貸政策有變的說法尚無定論,即有銀行宣布“拋棄”房貸業務,而商業銀行對于房貸業務的差異化態度更加明顯。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獲悉,目前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等個別銀行已經“有意識地壓縮”個人房貸業務,轉向資金收益率更高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業務等。
“這只是個別銀行策略的問題,不可能所有銀行都不做這塊業務。”多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分析,雖然中央剛剛表態加強房產調控,但如果所有銀行都不做房貸業務,影響過于巨大,因此“拋棄”房貸業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近兩年來,股份制銀行的房貸業務整體有所收縮,個人經營性貸款比重上升,這符合資產優化組合的大方向。”一家股份制銀行副行長如是說。
主動撤出?
針對日前關于“總行發文叫停個人按揭業務”的市場傳言,平安銀行總行相關負責人昨日對本報記者回應,近期,總行方面上收了分行的房貸審批權限,房貸業務審批將全部在總行進行。
平安銀行人士昨日稱,目前該行確實停止了部分房貸業務,但停止的只是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首套和二套房按揭貸款則不在此列。
“對于分行上報的住房貸款需求,總行會優先支持自住性住房的貸款需求,限制投機性住房業務。”但該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平安銀行也會根據國家相關政策以及銀行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房貸相關政策。”
平安銀行方面還說,對于傳統房貸這類市場調控需求較高的業務,該行近年有意識地進行了壓縮。目前平安銀行總行審批房貸利率仍是首套房貸最低為基準利率8.5折、二套房貸為基準利率1.1倍。
“現在房貸業務大多由國有大行在做,我們的個人房貸已經做得非常少,”一位平安銀行內部人士則對本報記者透露,“年初總行下發了相關通知,對房貸定價做出重新要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個人房貸標準,普通首套房貸客戶往往只能做到基準利率,則這部分客戶有所流失,加上二套房貸客戶本身數量就少,因此現在房貸客戶已經非常之少。”
該人士還坦言,個人房貸雖然繼續受理,但“一是放款時間非常長,銀行會按照資金收益率高低進行‘排隊’,則房貸客戶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放款;二是從銀行角度而言,個人按揭貸款的綜合收益率低,所以銀行更愿意做個人經營性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他如是說。
“現在原則上仍不鼓勵做房貸和個人消費類貸款;當然,房貸可以受理,一方面需要房貸客戶的貸款規模、信用狀況等都非常有優勢,另一方面也并無法確保放款。”民生銀行滬上一家支行客戶經理則對本報記者說。
“我們行從去年開始房貸業務就做得很少了,但并不是不做,而是沒有額度,現在做不了。”民生銀行深圳分行一名客戶經理說,額度之所以緊張,是因為該行目前全力發展小微業務,房貸業務受到壓縮,可用信貸資金受到影響。
實際上,民生銀行也一直力推針對中小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經營商戶的“商貸通”,并已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暫停了個人按揭貸款,同時減少個人消費貸款,而更專注于利率水平相對更高的個人經營性貸款。
小微業務成主流?
在近期個人房貸“升溫”的當口,商業銀行卻對房貸“冷靜”對待。
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加強房市調控,并出臺新“國五條”。國家統計局隨后發布的數據顯示,樓市持續回暖,一線城市房價領漲全國。平安銀行此次調整房貸業務政策是否與此有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