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城商行突現控股權之爭
為了不讓控股權旁落,南京銀行的兩大股東紫金投資集團和南京高科隨即做出應對,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將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提高至24.99% ,再次奪回話語權。
銀行股價格持續飆高的背后,外資機構推波助瀾的身影正逐漸顯現。
19日,南京銀行(601009)發布公告稱,近日接到法國巴黎銀行來函,確認法國巴黎銀行QFII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本公司的股份6112.6萬股,兩者合并計算,法國巴黎銀行持有本公司股份43764.68萬股,占南京銀行總股本的14.74%。
由于此次巴黎銀行增持后的總股份已經超過了之前南京銀行第一大股東紫金投資集團持有的股份,隨即引起了控股權之爭。而南京當地也迅速應對,同為國資控股的紫金投資與南京高科19日簽署協議表示,已經成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升至24.99%,力壓巴黎銀行。
不過,記者發現,這種控股權之爭并不僅在南京銀行一家出現,實際上目前上市的3家城商行中,外資機構均出現在排名靠前的股東之列。而南京銀行此次“風波”,也讓市場對外資機構增持背后的目的產生了更多的猜測。增持引來股權之爭。
根據19日的公告,巴黎銀行此次增持南京銀行是以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身份增持的,而在此前,巴黎銀行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已經持有南京銀行12.682%股權。
“進一步增持南京銀行的股份顯然是看好該行的發展前景。”19日,中誠顧問銀行業分析師魏慶明向導報記者表示,由于本身是戰略投資者身份,巴黎銀行對南京銀行的經營熟悉,做出增持舉動對該行本身實為利好。導報記者也注意到,受此消息影響,南京銀行20日開盤后股價一路上揚,漲幅一度超過3%。
不過,此次增持也給南京銀行帶來些許麻煩。由于此前手中持有的股份已經逼近第一大股東,此次增持令巴黎銀行終于超越紫金投資,坐上了第一大股東的位子。
“控股權意味著對銀行的經營決策將產生更為重要的影響,這一位子由外資機構去坐,不太合時宜。”魏慶明向導報記者表示,我國金融市場運行尚未完善,境外的一些經營模式和理念在國內易導致風險,外資控股城商行顯然不是管理層愿意看到的事情。
而為了不讓控股權旁落,南京銀行的兩大股東紫金投資集團和南京高科隨即做出應對,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將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提高至24.99%,再次奪回話語權。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南京銀行出現的控股權之爭或在多家城商行出現。而導報記者也發現,除了南京銀行,北京銀行(601169)寧波銀行(002142)均有類似“隱患”。如寧波銀行三季報顯示,新加坡華僑銀行通過自身以及QFII共持有該行15.34%股權,超過第一大股東寧波市財政局的9.36%。不過由于寧波市財政局和寧波市電力開發公司系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達16.47%,所以仍為國資控股。然而雙方差距畢竟也僅有1個百分點,非常容易超過;而北京銀行的第一大股東也為荷蘭ING集團,北京市國資委通過自身以及國有獨資的北京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股,才成為北京銀行的實際控制人。尋求更深入合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