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節后預期收益率回落
市民最近買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時,獲得的預期收益可能要比節前低一些了。昨日,記者了解到,市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春節長假過后悄然走低,預期年收益率5%以上的理財產品難覓蹤影。
在某國有商業銀行,該行在2月16日至2月18日期間推出了一款保本型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期限為37天,投資者可以獲得的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4%。
與春節前推出的類似理財產品相比,節后推出的部分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已有所降低。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上述國有商業銀行在春節前推出的幾款類似理財產品,給出的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多在4%以上。
市內其他商業銀行信息也表明,多家銀行在春節長假以后推出的理財產品,給出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均在3%至4%之間居多,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財產品難覓蹤影了。而在春節長假以前,部分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能達到5%以上。
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在春節長假以后為何會應聲下降?在市內銀行理財專家看來,一方面,市民在長假以前手頭閑錢可能較多,一些商業銀行為了搶占理財市場,于是推出了一些收益率較高的短期理財產品,這樣就推高了理財產品收益水平。
另一方面,春節長假以后,由于市場資金面較為寬松,所以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有所下降。(張彬)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