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良貸款騰挪有術 以圖釋放新增空間
“我們行現在規定不能出現新增不良貸款,只有將存量不良貸款回收后才有騰挪空間。”一位城商行深圳分行管理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記者調查發現,隨著不良貸款確認高峰期的到來,各家銀行采取多種招數處置不良貸款,為2013年騰挪新增空間。
中金公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由于不良貸款的確認一般滯后于逾期貸款6個月,去年上半年是逾期貸款爆發期,因而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是銀行不良貸款確認的高峰期,據中金公司推測,2013年上市銀行合計新增不良貸款約920億元。
減息回收“陳年老賬”
在不良貸款增加的壓力下,減免客戶貸款利息以收回貸款本金,成為銀行處置陳年不良貸款的一大招數。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12月至今共有6家上市公司發布債務重組公告,稱其在規定時間還清貸款本金后,將獲得銀行貸款利息減免。
近日,ST雷伊B(200168)公告稱,公司接到通知,廣東普寧農信社正式免除了其全部貸款利息共計3419.84萬元。此前的2012年12月28日,該公司已與普寧農信社達成貸款利息減免協議。
這并非孤例。澳柯瑪(600336)日前公告稱,公司累計償還農業銀行(601288)青島市北區第一支行貸款本金2.82億元,利息1500萬元。按照協議約定,澳柯瑪履行完畢上述還款義務后,該支行將免除公司所欠剩余利息1.65億元。
“銀行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以決定是否減免企業不良貸款利息,比如貸款企業的股東背景、所處行業,以及銀行本身的不良率水平等因素。”廣發證券(000776)銀行業分析師沐華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被銀行減免利息的上市公司大多為ST公司。
前述城商行深圳分行管理人士表示,減免利息是債務重組的一種方式,由銀行與企業共渡難關。他同時指出,與長三角地區相比,目前珠三角地區銀行業不良率的壓力并不是很大,今年尚未獲悉有深圳同行減免企業利息,甚至延期的也不多。
劃撥至上級分行
由于銀行的不良貸款有著較強的區域特點,各地銀行對于不良貸款的處置亦存在不同方法。“各家銀行的不良率與區域和客戶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并非所有的銀行都愿意減免貸款利息,畢竟銀行也有資金成本。”一位深圳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溫州銀監局近日發布的統計結果顯示,去年11月底,溫州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3.43%,環比下降0.01個百分點。這是自2011年6月至今,溫州銀行業不良率首次出現下降。
在溫州銀行業不良率下降的背后,記者了解到另一種模式下的不良貸款騰挪。一位四大國有銀行溫州支行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溫州銀行業的不良率持續攀升,已經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去年年底至今溫州的銀行業忙著將不良貸款打包處理。
據其介紹,方法之一便是將溫州分支行的不良貸款劃撥至浙江省分行,如此一來溫州銀行業的不良率自然開始下降,而這對省級分行的影響并不大。
“主要是有總行的政策支持,總體來看溫州各家銀行的不良率今年一季度都有所好轉,壓力釋放不少。”另一位溫州銀行業人士稱。
為“雙降”做準備
事實上,并非所有銀行都將不良貸款視為洪水猛獸。據知情人士透露,某股份制銀行此前為了實現“雙降”目標,特意將部分資產納入關注類貸款。該行信貸管理部人士稱,此舉主要是為了更靈活地調節不良率,倘若監管方面有所要求,可以隨時將這部分貸款上調為正常類。
“這并非新鮮事,主要是看監管的態度,有的銀行為了提前做好撥備,相應需要將部分資產的檔次降低。”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指出。
前述城商行人士認為,每家銀行的風險文化不一樣,并且各自的不良貸款現狀也不盡相同,因而在處置不良貸款時的態度也會不一樣。“有的銀行現階段不良率處于較低水平,因而并不急于處理不良貸款。”他說。
根據銀監會統計數據,過去數年中資銀行業不良貸款和不良率一直維持“雙降”,但由于經濟形勢轉差等原因,自2011年四季度起,“雙降”似乎正在成為過去式。據上市銀行業績快報披露,2012年多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呈現上升態勢。
上述分析師稱,由于監管方面仍未放松對不良貸款的監控,不少銀行仍然頭頂“雙降”的壓力,不得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因而采取了上述的“自我調節”做法。
(劉雁)
相關新聞
更多>>